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中期报告

(2013-05-11 07:49:26)
标签:

教育

分类: 博阅无痕潜行有声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中期报告

                    

开展该课题实验以来,我们实验小组在调查、宣传、实践探究基础上,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广泛开展促进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相关活动,实验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 课题实验以来所做的工作

(一)、成立“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小组。成立实验工作小组,及时组织课题实验小组全体成员深入调查,制定“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实施方案,认真学习本课题方案,研究其理论的指导意义,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深入探究。

(二)通过课题组的深入研究,我们主要研究课堂提问的现状,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知道课堂提问的技巧及策略。深入挖掘教师的教学潜力和学生的学习潜力,从而达到提高整体教学水平,顺利完成课题实验。

(三)根据课题要求,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了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反思总结法。

1.行动研究:自己根据学生实际,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学生一起分析研究提问的有效性。

2.调查法。课题组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为了找出准确、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资料,课题组设计了《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研究》调查问卷,就是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该课题研究准备第一手资料。

3.实验法。课题组还结合课堂教学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

4.反思总结:每次的课堂提问,都要精心设计,课后更要反思总结,不断寻求提问的有效性。

二、课题实验以来所取得的成效

自从课题实验以来,参加实验的教师为了有效研究该课题,通过网络,报刊学习相关理论,向领导咨询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的其他事项,掌握了大量教育新理念。课题组成员对自己的课堂提问进行深刻反思,对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多次讨论,研究,如:准确把握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课题界定,课堂提问的意义,如何才能做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如何设计问题,课堂提问的技巧,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标等等。通过探讨,课题组成员集体备课,认真钻研教材,一起研究教法,精心设计问题,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一起编写设计集体备课教学案例。课题组成员之间相互听评课,重点探讨课堂中老师提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经过实践,教师问题的设计和提问的方式都有了巨大进步,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在课题研究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精神振奋,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三、 课题研究实验状况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的小课题实验工作,时常询问参与实验班级学生的调查工作,学生积极性很高张。

四、实验中面临的问题

  在深入开展该课题实验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了一些喜悦,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存在不少问题:

 教师因为不能扣紧教学目的,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仅仅是将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两者简单的等同起来,认为“问”就是“启发”,导致课堂教学“满堂问”,为了追求课堂的热烈气氛,教师常常设计过多的没有思维价值的、学生容易答出的简单问题,且美其名曰活跃课堂气氛。诸如一些“对不对”、“是不是”等,造成满堂尽是学生震耳欲聋的“回音”,而学生大多只是不加思索随意附和,机械地回答“对与不对”,“是与不是”。

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不是事先设计推敲好,而是临时讲到哪,想到哪就问到哪。这种仓促提出的问题,往往含糊其辞,模棱两可,导致学生如坠烟雾,茫然不知所措,甚至引导学生的思维误入歧途。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让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处处为学生“搭好桥” 、“铺好路”,常会提一些“显性问题”,这样的问题因为答案明确,无需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即使是设计的问题稍难、稍偏或稍于笼统,教师往往唱“独角戏”,在自问自答中走过场。这样的提问,既不能活跃课堂气氛,又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完全属于越俎代庖,只会造成学生知识的“窄化”和思维的“僵化”,不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中期报告.

教师可能,造成学生无法深入思考,无法探究问题的实质,浅尝辄止,是为了节省时间,往往在提问后立即叫学生回答,学生由于没有时间进行思考,往往手足无措,更有些教师连珠炮似的发问,一问未了又是一问,一问刚完再来一问,一连串的提问使学生应接不暇,结果往往是问而不答或答非所问,不但没有节省时间,反而影响了教学的进程。

教师课前没有深入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就仓促上阵,导致提问的问题单调刻板,使学生兴趣索然,进而课堂气氛十分沉闷,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往往所提出的问题的难度、坡度、深度均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这就导致了在实际课堂提问中,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不知所云,一筹莫展。

喜欢提问那些回答问题完整的优等生, 避开后进生。这就使后进生在教师提问时不是积极参与,而是消极等待,甚至把自己当作局外人,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对学科越来越没兴趣,在课堂上开小差,最终导致其思维能力衰退。

五、下阶段的实验做法

 小课题实验不能搞花架子,应是确确实实地提出问题,在努力实践和反思中,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幅良药。结合前阶段实验情况,下阶段我们主要做法是:

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理论,深入钻研教材,只有具备了渊博的知识、开拓进取的精神、开放的思维、创新的意识,才能真正提高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之目的,让提问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明确课堂提问的设计要为教学服务,要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要努力走出课堂提问的误区,竭力寻求提问的妙法,精心设计,使每一提问都化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动机。

课堂教学应注意在课程目标下的生成,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内容。课堂提问不仅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来展开,也要关注另外两个目标,即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会局限于对具体知识的提问,而忽视通过提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在问题的引导下,有意识的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倡导学生积极的反思,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每个新知识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而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它们内在的共同因素为学生掌握新知识架起了桥梁,因此,教学中,应充分注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促使学生由此及彼,由未知转化为已知。

塞勒等人曾提出关于课堂与教学的三个隐喻:课程是一栋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课程一场球赛的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课程是一首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我们在预设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时,需要创设一种能够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环境,也就是说,教学要在注意有序性的基础上,注意教学的无序性、学习内容的变动性和学生思维的离散性。精心预设课堂提问要在认真研究教材、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学生认知思维发展层次的基础上,课堂提问的基础是教师对教材和学情得把握。

课题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实验过程中我们将面临各种困难,但我们相信通过我们实验小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一定有真情的回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