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初中数学学业水平备考建议
来源:德州新闻网
□德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谢志平
1.听话
初三学生首先要做到“听话”,这里的“听话”是全方位的。如果你认为初三学习是第一位的,而忽视了对自己的日常行为的要求,那你就错了,学校和老师在初三下半年中不会因为学习任务的加重,而放松对纪律的要求,反而会强化纪律以保证学习的正常进行。学习上更要听话,教初三的老师都是经历了多次中考的非常有经验的老师,复习的进度、复习的内容、复习的顺序,都是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中考的变化及新要求,都会在复习中渗透进去。而不听老师的教诲,认为自有一套很好的复习方法的学生(每年都有)最后会碰的“头破血流”的。
2.复习
复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听讲”,这就要求学生上课时紧跟老师,仔细听讲,积极思考,倾听别人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完成对知识、方法、能力的提高。
复习也要讲究策略。一要注意全面复习,夯实基础。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根基扎实,高楼才能坚固。学习数学也是一样,只有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学得扎实,运用娴熟,才能为知识的深化、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全面复习,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注意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逐步形成和扩充知识结构系统,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有机整体。这样,在解题时,就能由题目提供的信息启示,从记忆系统中检索出有关的信息进行组合,选取出与题目的信息构成最佳组合的解题途径。从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来看,试卷中的大部分试题来源于课本,特别是基础题,多是课本上的原题或者是课本上的典型例题改编而来。即便是综合题与压轴题,其解题思路和方法也可以在课本上找到原型。所以在复习时,要立足课本,对课本中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要从其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去理解和掌握,充分挖掘和发挥教材例题、习题的潜在功能,使自己对课本知识有较强的发散、迁移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是沟通联系,突出重点。根据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中考数学试题中对于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相关的重点知识,出现的频率就更高。试题还将加强在运用知识中对基本数学思想及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加强对应用能力和探索能力的考查。可见,考前数学复习在坚持立足课本及课标,全面复习的同时还要突出重点,加强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突出重点,不仅仅指突出教材中的重点知识,还要突出不易理解或尚未理解深透的知识,突出数学思想与解题方法。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从不同角度出发思索问题,由此探索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一题多用之法。
三是形成技能,提倡通法。掌握知识是形成技能的前提,多做练习是形成技能的基础,数学复习中的“练”,是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数学在复习阶段,多做一些练习是十分必要的,在练习时要注意控制难题,把练习的重点放在重要和关键的知识点上。从每年的中考试题来看,虽涉及技巧性的内容,但更多的是对通性、通法的考查。总复习阶段需完成的任务十分繁重,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向“三基”,投向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通性、通法,做到“练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是十分重要的策略,也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坚决克服那种重难题、重技巧、轻课本、轻基础、轻通法的做法。
复习每天都要进行,即使今天没有数学课,也要对知识加以复习,这就要求有一个计划,首先对时间加以计划,每天都要有数学的复习时间,四十分钟(一节课)左右,周末应有两节课的时间,计划有了贵在坚持。只有坚持每天一定量的做题训练,才能保持思维的连贯性,才能在考试中正常发挥。
3.作业
作业应该是检验听讲和复习效果的手段,不应看成一个负担,作业要认真对待,把每一次作业看成一次考试,不能敷衍了事,不会做的题目可以与同学研讨,但不要直接抄写,每次作业都是一次练习的机会,不要错过。做作业也是一个反思性的学习过程。要反思学习中涉及到了哪些知识点,哪些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是如何运用的,运用过程中有什么特点;要反思基本问题(包括基本图形、图象等),典型问题有没有真正弄懂弄通了,平时碰到的问题中有哪些问题可归结为这些基本问题;要反思自己的错误,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定出改正的措施。准备一本“纠错本”,
把典型的错误记录下来,找出“病因”开出“处方”,并且经常拿出来看看、想想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样改正,对一些已经掌握了的不再错的题目要加以删除,考试前复习时只要看看错题本就可以了。通过你的努力,到真正考试时你就没有什么“病例”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