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教育给教师和父母的45堂必修课

标签:
教育 |
分类: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 |
《中国教育报》整版倾力推荐!
第十届深圳读书月藏书与阅读推荐图书!
分析东西方教育差异,读出一份反璞归真的求本精神,一个社会自我成长、自我负责的价值观。
最亲切、最人性化,最好看的一本书!
图书基本信息:
书名:芬兰教育给教师和父母的45堂必修课
作者:陈之华(台湾)
单价:29.00元
ISBN:978-7-5006-9242-3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0年05月第1版
作者简介:
陈之华
国曼彻斯特都会大学视觉传播硕士。旅居芬兰六年,曾在美国开设个人工作室、西非洲卡拉巴大学艺术系客座讲师、担任芬兰赫尔辛基国际妇女会理事。
现为专栏作家,两个女儿在芬兰受教数载,著有《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出版)等书。
博客《北国风情》,获2007年全球华文博客大奖年度最佳“生命记录”首奖。
内容介绍:
本书分4章,共45个篇节。
作者以长年旅居芬兰、身为两个孩子的家长,透过孩子的求学过程及亲身体验,实地探访芬兰学校、参与教学研习、回溯其历史及教育改革之路。
芬兰教育经过不断革新,尽力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人生最适当的位置,让行行都能出状元,让社会全体民众的素质整体提高,芬兰教育的确做到了!
作者在书中说:芬兰坚持做自己在行的事,回归根本、为生民寻找可长可远路径的心,为许多茫然、迷途、忧心、苦恼如何为下一代找出教育基本意义的国家与人们,提供了一个深深研思的模式与指引。从芬兰教育身上,你看到的是一份反璞归真的求本精神,是一个社会自我成长、自我负责的价值观。
全书没有深奥的教育论述,没有教条式的文字,有的是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动及震撼。
芬兰教育对“考试”的看法
考试或评量,都是为了让学校、学生有求进步的机会。对于总是考不好的孩子,学校和老师都会特别关心、即刻辅导。只要一有不懂的情况,老师就让孩子有第二、第三次机会,直到孩子建立起自信心。
芬兰教育对于“第一志愿”的看法
芬兰教育有一项长期努力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尽量缩小各地各级学校的差距,所以大多数父母,已经习惯就孩子的志向和路程远近等,来考虑下个阶段学校的选择。他们不会全体一致地考上某A大,或是某A中为目标,也没有这种亚洲社会最喜欢标榜的“第一志愿”。
芬兰教育对于“分数”的看法
在芬兰,发考卷是学生个人和老师之间的事,所以老师会将考卷翻面、不喊出分数、一个一个学生发,或是直接走到学生面前交给他。自己考几分,和全班、别人都无关,因为成绩就是个人隐私,也不是拿来比较用的。
芬兰教育对于“排名”的看法
排名与评比,会造成社会上非常不必要的心理恐慌,并扭曲学校的办学理念。长久下来,对于所坚持的教育平等,不仅不会有任何好处,原本素质相近的老师也会被不公平地分类,更会造成心有不甘的老师开始驱策学生去争取“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