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教育出发

(2013-01-26 18:11:29)
标签:

杂谈

分类: 养生保健生活百科

向教育提问

来源:搜狐教育

2012搜狐教育“向教育提问”年度盛典主题为“向教育提问”,围绕“问策、问计、问道、问卷、问君、问鼎”6大关键词,各界名人发起一场属于教育的跨年思考。与此同时,盛典分别以“别让留守儿童‘留守又流泪’”、“大学之大,在于大师之谓”、“异地高考,一道利益与权利的选择题”和“教育者敢为天下先”为主题进行了圆桌讨论。全国各界知名教育专家、学术研究代表以及教育机构负责人踊跃发言理性激辩,就教育公平、教育体制创新、教育界民间公益以及民营教育机构的未来进行了深度探讨。 

看看,关于教育,我们最关注的有哪些问题?

【向教育提问】摘选提问一:建议取消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让社会的教育资源更加均衡,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权利享受教育资源。现在的孩子,为了能够进重点学校,从小学开始就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中国的孩子是世界上最累的孩子。

【向教育提问】摘选提问二:我的孩子小学四年级就戴上眼镜了,小小年纪,看着都心疼,每天写不完的作业。现在高二了,周周考不完的试,次次比成绩,排名次。孩子压力山大,真担心能不能挺到高考结束。

【向教育提问】摘选提问三:我是一名教师,我感觉现在教育最主要的问题不是教师问题也不是学生问题,是体制问题,一定要打破教师铁饭碗制度,建立竞争机制,回归教育本质。

【向教育提问】摘选提问四:学生早上上学时间太早,现在最辛苦的是孩子们,他们每天最早起床,还吃不好早餐,为什么上学时间那么早,教育监督部门还熟视无睹,不闻不问,一个孩子睡不好,吃不好,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发展,令人担忧啊!

【向教育提问】摘选提问五:教育也不是圣洁了,教师的精力都在职称评审上,兢兢业业的干工作永远评不上,不干教师的反而评上了教师的高级职称,评上的反而不干工作了,2013年山东教师职称评审太难了,比高考还难,普通教师干脆没希望了,也就没干劲了。

 向教育出发

教育,和所有家庭相关。

我们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一坚实的目标萌自30多年前的初夏。然则这梦想其实来得更深远,甚至早在百年前,面对积弱积贫的中国,先辈们梦想着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富强。

纵观世界大国的崛起历程,共同的秘诀在于将教育摆在了各项事业的首位。发展教育是一个国家崛起的精神准备,通过教育积累下的国民素质是永远不会被剥夺的民族力量。

教育,在每一个家庭的生活中,真实而具体地体现着。每个家长和孩子都有一份期望,不必为教育公平所困,不要为出人头地所累,不再为争抢与奔跑而焦虑。

当梦想照进现实,孩子背负起竞争的负担,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集团";家长在择校的争抢中疲惫不堪,却从不敢松懈半分;青年在大学中虚度愤恼,高校在浮夸中持续狂躁;公平在高考中博弈,究竟是谁动了谁的"奶酪";贫困儿童失学乡下,即便有书可读也早已陷入"寒门难再出贵子"的魔咒;纵使有法律的支持,民办学校依然在夹缝中生死难言。

长久以来,我们失望地质疑,中国教育照此发展,永远出不来一个"诺贝尔",这已成了中国人的心病。而莫言,在关键时刻给了中国人一个振奋人心的惊叹号。举国狂欢之间,疑惑却再次袭来,没有接受完整的学校教育,会不会正是莫言成功的秘诀?

每个人都在问,中国的教育病了吗?

的确,教育的弊端有目共睹,提问,是最好的姿态。因为这是思考的开始,表明你我对教育发展的关注,愿意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做点什么。

也许,对于教育这样一个难题,我们常感力有不逮,但绝不能止于抱怨。扪心自问,你是否曾偏执于批判教育的不尽完美,而放弃了手中改变它的那一份力量。

我们亦不能选择逃避,因为这是我们生长的土地。就像孩子依赖父母一样,我们依赖这个社会,依赖它所提供的成长教育。作为家长,作为国人,这是一项职责,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当他们长大开始追问,你可以说,你不曾推卸责任,你已付出全部努力。

困难与希望并存。

2012年,异地高考逐步推进,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教育最有希望的一年。教育体制在摸索中破冰,教育行业在大浪淘沙之后发展崛起。我们呼吁教育的改革之路超越集团利益,我们追寻教育的本源坚守最初的理想情怀,我们有机会把中国教育变得更好。

教育者,敢为天下先。

南方科技大学在社会期许与复杂现实的冲突中,经历了有史以来最艰难的长考。那一声"转正",纵使不完美,但至少,改革会继续。

在阵痛中变革前行,是可以接受的底线。

改革路上,一句真话能让关注者坚定参与的决心,一声提问能为迷途者提供思考的方向。

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回归教育之为教育。相信,还来得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