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给教师的建议》感悟(九)

(2012-12-08 09:51:59)
标签:

教育

分类: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

读《给教师的建议》感悟(九)

——防止学生死记硬背

读《给教师的建议》感悟(九)

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现象:学生很好的背会了教材中的规则,定理,公式,结论和归纳的内容,但是却不会实际运用自己识记的知识,有时候甚至都不理解自己背会的内容实质是什么。

 

我以前任教的是物理学科,现在是数学,是很有体会的,因为这些科目的内容都是些有体系的高度概括,学生自己就是很难会应用。我想记忆力没问题,还是思考力理解力出了问题。

 

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防止学生死记硬背,让他们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呢?

 

这个大课题我们一直在努力尝试着。记忆知识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

 

我们反对让孩子过多地死记硬背,并不等于说不需要机械记忆了。机械记忆对学习还是有用的,语文课中的字词概念,诗词歌赋,在理解的基础上,必须利用机械记忆去背诵;外语单词、历史年代、地名人名也都离不开机械记忆;数理化的公式、定理、原理尽管要理解意义,但也要靠机械记忆才能记住。

 

平日里老师要适当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所学的知识,弄清楚大量的事实,事物与现象以后,在进行记忆。理解越深,思维活动起积极,记忆效果越显著。不要让学生去记诵那些不理解,没有完全弄懂的东西。有禁烟的老师都是,让学生在思考中记忆知识。还有在课堂练习中,多次运用,多次思考,就已经强化了理解,加强了记忆,记得经常复习呀,那才真能巩固识记的知识。

 

有一些学生不会解应用题,主要就是学生本人不会思考应用题,不能用思维把握住各个数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关于数学知识只是死背式识记,在应用题里看到的不是一大堆数字,而是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自己要多读几遍,扔掉数字,思考数量关系。

 

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中,把思考与识记统一的越明显,学习知识就越自觉,运用能力就越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