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教师的建议》感悟(八)

标签:
教育 |
分类: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 |
读《给教师的建议》感悟(八)
——让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
学生把读过的东西或者老师讲过的东西都背下来,准备顺利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些未必真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老师应当努力达到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知识在运用中发展,就是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学以致用,吐故纳新!
要获取知识,就必须让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运用所学的具体的教材知识,结合自身实际,去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用耳朵听到的,不如亲眼看到的,亲眼看到的,不如亲身体验的,这样获取的知识不容易遗忘,成为永久记忆。
为了让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老师要充当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员,使每一个学生在听讲解时,都要按照他自己的思路,从意识的仓库里把所储藏的东西抽取出来,如果一些人在脑子里是一片空白,老师要及时补充讲解,帮助他填补这个空白,客服思路脱节现象。
我们要努力寻找重复讲解已经学过的教材的最恰当的形式,以便让学得最好的学生从中获得某些新东西。温故知新。学生每一次自己获取知识,就是对自己思想的回顾,对自己知识仓库的一次清点。学生自己努力学习,吸纳百科知识,就是一种寻找自己,超越自己,完美自己的良好途径。
例如:在讲解分析初二数学上册一次函数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回顾初一的一元一次方程知识,两者结合,既复习旧知识,又学习新知识,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提升。
说到这里,我们平常的课堂教学运用导学案,就是指导学生自学,提升学生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意识。老师适当的讲解与点拨,是为了激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思维,助于学生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