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给教师的建议》感悟(七)

(2012-12-06 05:27:29)
标签:

教育

分类: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

读《给教师的建议》感悟(七)

——知识的生命力

读《给教师的建议》感悟(七)

孩子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主要是把知识变成了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就是存货,储备,不能灵活周转。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知识好像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了智力兴趣,那么,掌握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一件苦恼的事情,总想近快摆脱他。

 

我们总是埋怨学生:怎么教都不懂,也太笨了吧!其实我们生活中不难发现,有很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学习课外的他们感兴趣的知识时一点也不比别人差,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学生之所以学习成绩差,很大的程度是 “知识对学生来说变成了一件讨厌的、令人苦恼的事,最好能够尽快地摆脱它。”知识本来是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学生只有发展和深化知识,她的学习才会越容易,丝毫感觉不到学习的困难。如果我们经常把要掌握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感兴趣的事联系起来,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乐趣。我想他们一定会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并在学习中取得进步。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进行生动的创造,借助词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并且知道词语本身的感情色彩。

 

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只有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把书本知识变为自己的精神生活时,他们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感受到学习这种创造性劳动的乐趣。平日的教学活动,就应该让学生的思想在活动,大脑在思考,让知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体验到思考的乐趣和享受,推动人们创新思维的大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