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教师的建议》感悟(五)

标签:
教育 |
分类: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 |
读《给教师的建议》感悟(五)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我们的课堂,一节课45分钟,每次新授课的时候,都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感到时间不够用,课堂教学目标没达成就下课了。
其实,这种原因主要是学生学习遇到的困难太多,短时间没法完成。老师应该根据本学科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取到最大的收益,获取最多的智力发展。让课堂优质高效,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津津乐道!
每次课堂上,需要识记的内容越多,保持在记忆里的概括,结论,规则就越多,学习过程的智力背景就越广阔。学生只有从自己的兴趣出发,从求知,思考和理解的愿望出发去广泛的阅读,把该识记的那些知识记熟,并且越积越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我自己教了16年初中物理,很多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一看提示就知道了,可是不是很生动具体,有的抽象的,不能运用想象和理解,去思考分析他们,导致一看就会,面对问题,无言以对。其实,我们有许多似懂非懂的知识,而且,不懂的知识越多,那么,求知的愿望就会越明显.
这就是学习的原始动力吧!让我们给原始动力加油加劲呀!
读完这一节文章,我想,我们各学科老师应该创造各种条件,尽力为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大纲里规定的教材知识而创造一个智力背景。也只有学生思考的时候,他们才能掌握教材,掌握知识,让学生乐于观察,乐于思考,乐于分析……相信他们获取的知识就会越丰富,越深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分析的头头是道,就是光说不做,也是白搭呀。行胜于言,赶紧努力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