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异地高考"不可回避的几个问题 (9月1日 中国青年网)
(2012-09-03 06:37:31)
标签:
转载 |
分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异地高考的方案迟迟不能出炉,说明问题很复杂,需要反复论证。问题纠结的焦点无非是,实行异地高考,可能会导致大规模的高考移民潮,给北京、上海、广州等教育发达城市的管理、保障带来巨大压力,同时,在著名高校扎堆的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由于当地财政对本地高校投入多,这些学校每年录取当地学生也就自然多,而异地高考生的到来很可能抢占当地考生的录取机会,使当地的高考升学率降低。但问题还远不止这些,异地高考难以实施的还有各省市高考模式各不相同,各省市的高中教材的使用也不完全一样。
笔者作为高中一线教师,对异地高考谈几点想法。
首先,要解决异地高考问题,必须统一高考模式。异地高考问题不在于高考,而在于随父母的外省籍学生能否融入当地高中学习和生活。如果各地高考模式不统一,他们就无法在异地上高中。就拿江苏高考模式来说,它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在江苏高考,首先高二下学期开始就要进行学业水平测试(即小高考),过关后才能参加高考,而且高考成绩是语数外三门算总分,其他两门是等级,由于高考模式独特,外省籍学生几乎无法参加江苏高考。而现在全国各地的高考模式各不相同,除了江苏模式,还有"3+2"方式、"3+X"方式和、"3+文(理)综"等等,由于高考模式的差异很大,各省市高中的教学模式和学生使用的教材就不尽相同,这给异地高考带来了困难。因此,笔者建议国家教育部对各省高考模式要适当改革,各省高考的语数外三门可以由中央统一命题,这样有利于实施异地高考。
其次,异地高考生不应当占有当地一本计划招生名额。允许异地考生参加高考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不能损害当地考生的根本利益。在户籍制度没有打破,城市人口人满为患的语境下,实行异地高考实在是无奈的选择。高校计划招生的形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不可能取消,各省市著名高校多招收当地的学生,既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也有利于各地优质高等教育的平衡发展,这一政策不能动摇,异地高考生不应该与当地学生抢占一本招生名额,这一举措也可以有效遏制高考移民。当然,各重点高校招生可以根据异地高考生所占比例,单独划线录取异地高考生,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宏观调控。
再有,对异地高考必须设置"准入门槛"。由于各地区经济条件的不同,各地可接受异地考生入学的承载量也就不同。因此,根据教育需求和教育资源状况,必须设置不同的准入门槛。比如,父母在当地工作年限的长短,有没有固定房产等等,这些都是准入条件。各地的"门槛"可以不同,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可以高一些,以遏制高考移民潮,减轻城市承载压力。当然,这需要地方政府认真研究,拿出一个合理的尺度。
异地高考牵一发而动全身,要使这项政策更稳妥、更周全、更公平的实施,确实需要动一番脑筋。不过,改革已在路上,通过广纳民智民意,兼顾各方利益,及时跟进完善,相信,这项政策一定会得到很好的实施。
文章来源http://pinglun.youth.cn/zqsp/201209/t20120901_24038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