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园里名符其实的“竞赛哥”

(2012-04-19 08:35:33)
标签:

校园里

名符其实

竞赛哥

杂谈

分类: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校园里名符其实的“竞赛哥”

 

从未上过培优班,自己买来资料琢磨;五大学科竞赛,他捧回四门学科的四门证书。武汉市23高中高三(8)班男生曾彦,成为校园里名符其实的“竞赛哥”。

“竞赛哥”成了“得奖专业户”

16岁的曾彦是班上年龄最小的一个,学习上却是大家的“偶像”。同学们佩服的,就是高中生五大学科竞赛,他参加了四门,而且全部获奖。

最让大家不可思议的是,刚上高中,曾彦就参加了三项竞赛,其中在全国物理竞赛和数学竞赛中均获省级二等奖。全国化学竞赛,省级一等奖。高二时他又报了化学、物理、数学三门竞赛,再接再励捧回三个奖,其中数学还获得全国三等奖。同学们称其“霸气十足,参加竞赛跟玩似的,是个得奖专业户。”

曾彦的老师介绍,23高中并不是一所以竞赛见长的学校,学校没有组建过竞赛队,更不像其他重点高中那样有专门的竞赛教练专门辅导尖子生,曾彦全凭“自学成才”。

零花钱用来买书自个琢磨

“你哪有那么多时间搞竞赛?”这是同学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其实我没有专门花时间搞竞赛,只是对这几门感兴趣,书本上的知识‘嚼’得比别人透一点而已。”曾彦说,

他从小对理科感兴趣,初二上化学课时,发现书本知识已不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就在网上下载名师的课件和实验操作视频看。比起其他学科,他花在数学上的精力要多一些,自己的零用钱都花在了买竞赛资料上。

“他宁愿自己多花点时间动脑筋,也不愿请教别人。”在曾妈妈眼中,儿子最爱自个琢磨。做题时喜欢举一反三找“捷径”。书本上的公式定理,他不满足于照搬,非要自己推论出来才作罢,因为这样自己才会记得更牢。

父母反对竞赛望子全面发展

如果孩子有竞赛方面的天赋,很多家长会乐坏。曾彦的父母却相反,他们曾明确反对儿子搞竞赛,希望孩子全面发展。

“儿子的语文和英语有点跛腿,我们不希望他为了竞赛而荒废其他学科。”曾妈妈说,儿子对这两门语言学科不怎么感兴趣,小时候曾想给儿子报培优班弥补一下,不料儿子却提要求“你给我再报一个数学班,我就上语文和英语。”“不培优可以,你把语文和英语赶上来!”曾妈妈笑道,一番讨价还价,最终啥班都没报。现在儿子说到做到,语文和英语不再拖后腿,成绩稳定保持在100分左右。

曾爸曾妈都是地矿系统的高级工程师,在孩子教育方面,他们比其他家长更加理性。“竞赛冒风险,只有极少数孩子才能通过竞赛获得大学保送,更多孩子最终还得看高考成绩。”

目前,曾彦已通过武汉大学自主招生笔试。(楚天金报记者刘辉通讯员范朝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