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阅读点燃精神的圣火

标签:
用阅读点燃精神的圣火杂谈 |
分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用阅读点燃精神的圣火
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校长,通过“快速识字法”实现小学阶段的海量阅读。
推荐理由
王修文教育管理学博士的学习与研究经历,让他深切地理解读书对于国民精神成长和民族精神力量强健的重大意义;中美文化交流项目的工作经验,让他清楚地了解当代中国国民阅读与西方国家的巨大差距。
2002年,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扬州创办首家基础教育学校,王修文受聘担任校长。从孩子抓起,他找到了推动国民读书的起点。
办学之初,王修文就在小学低年级启动了“快速识字”教学实验,并亲自主持编写了四册“快速识字”教材。两年后,专家验收时惊奇地发现,孩子们已经圆满完成了小学六年的识字量。其实,王修文启动该项实验更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提前阅读、大量阅读。统计证明,该校小学毕业生的阅读量已经超过了新课程规定的初中毕业生阅读量。
“在校园里,要让孩子随时、随地都能够读书。”这是王修文进行“书香校园”建设着力完成的基础工程。图书大楼里,有丰富的藏书、多层阅览室和数名专职管理员;校园网上,有可以轻松点击的“网上图书馆”;每一间教室里,都有数以百计的图书供孩子们自由选读;每一层教学楼,都有一处装饰雅致、摆满图书的开放式“书吧”,闲暇时光,去那里美美地“泡吧”成了孩子们的最大享受……
让学生“可持续发展”是王修文的重要教育理念。在他看来,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读书能力和读书习惯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除了抓好日常的阅读教学工作,王修文还积极组织“作家进校园”活动,几年来先后邀请了梅子涵、曹文轩、杨红樱、秦文君等十多位著名作家走进校园与孩子们交流,点燃孩子的读书热情,教给孩子读书的方法。在教师会上,王修文要求师生共读;在家长会、全国家庭教育高峰论坛,王修文呼吁亲子共读,以达到他所提倡的“身教”和“境教”,让孩子在榜样示范和环境熏陶里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为孩子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是王修文关注的又一个重点。他的目光关注到了更为广泛的阅读群体。作为扬州市政协委员,他的提案《将扬州文化作为扬州学生统一的校本课程》,受到了有关部门的积极响应,一批以“扬州经典”为主题的读本正在走进全市各所学校。
王修文最爱发给师生的奖品是书,最爱送给家长、朋友、同事和学生的礼物是书。今年,新专著《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出版了,他给全校600位教职员工和4000名家长每人免费赠送了一本。在《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一章里,他还对孩子读书的意义、内容选择、方法等问题深入浅出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2008年,王修文被选为奥运会火炬手,并且安排在最后一棒,点燃了扬州站圣火盆。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他回国十年推动国民读书的努力,正如同高举着另一枚火炬,那熊熊的火苗,给越来越多的人点亮了精神圣火!
读书感悟
从师专毕业留校任教,到去美国留学读硕士、博士,我的学习之路就是阅读之路。
我的阅读涉猎广泛,因为除了要完成专业学习任务,更要学会融入各国文化,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起初,我主要是关注吸收教育方面的知识、思想,但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必须跳出教育更广泛地去吸纳,才能深刻理解教育。我所接触到的国内外专家、教授、各种成功人士,他们都具有共同的特点,阅读非常广泛,专业外的知识也相当丰厚。因此,我觉得读书应该放眼全球,涉猎广泛的领域,边界线越长远,眼界越开阔头脑越睿智,乔布斯、李开复、俞敏洪都是这样的人。
我感觉读书有几种境界:一是应工作需要而读,比如IT行业的人员读信息技术方面的书,银行工作的读金融方面的书;二是为愉悦身心而读,安坐一室,茶茗一杯,加上阳光几缕,读读书可以陶性情,益身心;读书的最高境界在于怀柔他人,怀柔世界,以宽厚之心包容物事,以欣赏之态阅览人生,培育厚德载物的深远情怀,并自觉地转化为传承优秀文化、服务社会大众的践行者。这样的阅读,才体现生命成长的价值。
我回国办学时,有一个信念,让孩子爱上读书和运动。运动使身体健康,读书使精神成长。我觉得儿童阅读要为其终生打下坚实的根基,各国优秀的文化作品要阅读,民族的、地方的、家乡的也要阅读,既要有世界眼光,也要有民族之根。我们扬州的文化就非常丰厚,在人大和政协的提案中,我建言将此纳入课程阅读学习,得到认同并落实实施。说到教育阅读,还不得不提一个重要的群体——学生家长。推进他们读书,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认识,与学校教育的和谐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