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校车要花4500亿吗?
(2011-11-29 06:42:29)
标签:
配校车要花4500亿校园 |
分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配校车要花4500亿吗?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刚把孩子送上车还不到5分钟就出事儿了。”面对镜头,甘肃校车事故中承受着丧子之痛的中年男子魏红(音)泣不成声。
近年来,“校车”不断地进入公众视野,但却总是与事故相关。据本刊不完全统计,2010年10月到2011年9月,一年内全国各地共发生校车事故22起,死亡人数达到47人,平均每月有4名儿童惨死在上下学的路上。
截至记者发稿时,此次甘肃校车事故中的遇难人数已达21人,那些还未经世事的孩子们再一次用血肉之躯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无法闭上眼睛,一闭眼就是那一柏油马路的孩子。”第一时间参与救助的当地村民王冉黯然神伤。
让每个孩子都平安、开心地上下学,何时不再是奢望?中国是否拥有开设校车的基础条件?发展校车要克服哪些困难?
校车要做“特权车”
2010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微博),提交了一份《关于实施全国校车安全工程的议案》。
在议案里,他提出“校车行驶过程中享有某些特权,比如只要校车停靠在路边上下乘客,它旁边的车辆都要停驶且保持车距”等建议。“议案内容公开后,不知道有多少网友骂我,说搞什么特权!但是儿童是弱势群体,儿童的生命安全必须要放在首位。”周洪宇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校车享有特权?很长时间内,这似乎是痴人说梦。
除2010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外,“校车”二字鲜见于与教育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下称“标准”)。而且,《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主要侧重于校车技术层面的安全。
周洪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促使他提交相关议案的原因,是2000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的时候,他住所的正对面就是一个美国的校车站,每天都看到孩子们乘着“大黄蜂”上下学,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一向最讨厌特权的美国人,心甘情愿地承认并遵守着校车的特权。美国法律规定,在公路上随意超越校车是违法的,如果校车要停车上下学生,双向车道的所有车辆都必须停下,即使是警车和总统的车辆也不例外。
“中国人对‘特权’的字眼很敏感。”周洪宇显得有些委屈。
而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11月22日对媒体公开发言时,则用了“优先权”这个不那么刺耳的名词。续梅表示,教育部主张校车在路上享有优先权。
根本不是钱的事儿
周洪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校车议案提交后,他收到了教育部一份4000多字的回复,内容包括教育部近年来对校车工作的调研和摸底。
据周洪宇介绍,教育部在回复中表示,财政投入不足是开展校车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在全国范围内的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购买校车,政府需要投入3000亿的预算,且一年的运行、维护费用为1500亿,最后的结论认为,4500亿的政府买单费用太大。
2010年我国教育支出为12550亿元,4500亿为全年教育支出的三分之一。周洪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对于到底需要多少钱来买校车,也有机构给出600亿、800亿的说法,但这恐怕都是初步匡算,准确与否自己持保留态度。
但周洪宇表示,经费不足不能成为推脱责任的借口,因为除了经济发达的美国、法国、日本等国之外,经济并不太发达的古巴、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也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校车管理体系。就连经济远远落后于中国的朝鲜,在两江省也早已开通了“教育专列”,30年如一日地接送义务阶段学生上下学。如果国家真的要加大对校车的投入,那么对校车的预算就应该在今年底写入中央和地方的财政预算,这样明年才有可能真正地推行,不过就目前情况来看似乎还“没有动作”。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学校布局调整与校车系统建设研究》课题组负责人袁桂林则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政府买单”的思路,其实是一种落后模式下的表现,学校完全可以通过车体增值的方式自行解决校车的运营成本,要尽量少花钱办好事儿。比如可以发展清洁能源的校车,既环保又可以得到新能源的补贴,降低运营成本;再如,可以通过上车刷卡等方式及时追踪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等数据,然后向需要该数据的第三方出售等,最终达到校车全部免费的目标。
“你怎么会想到校车的问题?”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微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中国缺乏校车制度,没有规定也没有立法,中国的校车还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原来农村上小学和幼儿园是就近入学,不需要校车,这些年由于实行撤点并校和集中举办乡镇幼儿园使得上学远了,开始需要校车。城市间校车需求主要是由于择校造成的居住地点和学校间的距离增大。
今年5月份,北京市朝阳区启动试点校车。主要内容是:由政府组织招标产生承运企业,给予财政补贴,相应地减少学生所支付的车费。第一批共有9个学校参与试点,计划试点的时间截止到今年年底。
还不到半年,这项试点计划已“悄然终止”。
11月17日,在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举办的“如何破解校车安全问题”研讨会上,曾参与朝阳区探讨校车运营方式的动力新跃北京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伏生表示,校车开通后,在运营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和设想的不一样。
刘伏生表示,最早朝阳区教委的想法是车买了后,真正运营起来可能不赚钱,但是不能赔钱,所以定了每位学生每月300元~500元,根据学生距学校远近收费的标准。但是在运营当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包括:学生要集中接送,但家长提出来:能不能提高收费,到家门口来接?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如果每个孩子都到家去接的话,司机可能夜里3点就要上班了。但集中接送,家长又有异议:我花了这么多钱,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11月22日,续梅公开表示,我国将来肯定是要建立校车制度的。“现在这个工作正在做,但这不是教育部一个部门的事情,有10多个部门在参与。”续梅说,校车制度建成后,将形成国家标准,然后由地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执行。
周洪宇也指出,解决校车问题,最理想的状态是由国家安监总局、财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发改委等都聚在一起,从顶层设计上解决问题。“要从根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职责,各级职责不分明,究竟谁该负主导责任不明确,老师怪学校,学校怪教育部门,出了事故立即停校车,让家长们走几个小时送孩子上学等,都是因噎废食的表现。只有明确了职责,才会全盘考虑制定方案,希望能尽快形成由安全局牵头组成的专班,统筹规划校车问题。”
“关键是政府做不做和想不想做的问题。”袁桂林教授告诉记者,好多年前,在教育部领导调研的时候,他就提出过校车问题,“当时人家还诧异:你怎么会想到校车的问题?如果思想重视了,一个月、几个月就做出来了;如果不想做,多少年,一辈子都做不出!”
看看美国校车
张璐晶
经过了一个暑期的培训,五年级生阿曼达终于当上了校车护车员,她的职责是协助司机维持车上秩序,每站负责照看学生上下车和过马路。阿曼达对此乐此不疲,而且不再赖床。每天,她都佩戴着学校发的护车员专属帆布发光皮带,像模像样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据美国校车委员会数据显示,在美国的城市和乡村,每天有大约48万辆校车,运送2600万学生往返学校和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一年运送学生100亿人次。在美国每天坐校车去学校的学生占所有中小学生总数的54%,其余的则主要是家长自己接送。
一向最讨厌特权的美国人,几十年来心甘情愿地承认并遵守着校车的特权。美国法律规定,在公路上随意超越校车是违法的,如果校车要停车上下学生,双向车道的所有车辆都必须停下,即使是警车和总统的车辆也不例外。
美国交通运输委员会统计显示,平均每年只有5名学生在校车事故中死亡,而且事故都与重大灾害有关。美国百万公里事故发生率统计中,非校车的事故发生率为0.96%,而校车仅为0.01%。
特权车
任何车辆在路上必须对校车进行避让;在校车停车并亮起“Stop”标时,所有车辆必须停在其身后,绝对不允许超车,否则将是严重违章行为。“9·11”后,美国政府立法规定,任何对校车的攻击都将定为联邦罪行,要判20年至终身监禁。
“坦克车”
超过500部校车法规被美国各州记录在册,这几乎使得校车的每一个零件在生产时,都具有远高于普通车辆的安全性能。没有花哨的装饰,黄底黑字令校车在早晨和夜晚也极为明显,前后的防撞梁使得一切“追尾”事件都以“自残”告终。抬高的底盘和油箱两侧将近4厘米的钢板避免了撞车后发生漏油爆炸的状况。“9·11”后校车上还配备了防暴破的系统,以武装到牙齿的态度保护着孩子们上下学的安全。
豪华车
美国一辆校车价格在十万美金到几十万美金不等。在美国如丰田凯美瑞等中档轿车的售价只要2.2万美元,而一辆雷克萨斯Lexus豪华的SUV也只要5万美元。
公务车
美国各州政府每月都要对全部校车进行检查。而对于司机的挑选,其严格程度堪比军队政审。应聘司机必须驾驶记录清白,必须通过联邦交通部的体质和就业前的药物测试,并且没有个人犯罪记录。获聘后的校车司机都要经过专业培训,培训细化到,如果有学生站着不坐下该怎么处理。待遇方面,校车的司机是公务员,工作稳定。这有利于他们安心工作。在美国,服务二十年以上的校车司机比比皆是。
国内各地校车运营试点
【浙江德清】优先通行
今年9月,该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校车享有优先便利通行的权利。
【辽宁桓仁】轮流休息
由于校车运力不足,18所寄宿制学校分别被安排在周一至周日的不同时间休息,学校的教学计划、学生的作息时间受到一定影响。
【山东无棣】刷卡乘车
为每名乘车学生发放乘车卡,乘车刷卡后系统免费自动给家长手机发送提示信息。
【山东威海】给校车减负
校车免缴客运管理费、养路费、运输管理费;缓缴车船使用税、营运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西安阎良】严格审核司机
所有应聘校车司机的驾驶员必须持派出所、交警队、医院体检等证明,经教育、公安审核并进行面试、技能考试、政治审查合格后,方可录用。
【黑龙江鸡西】都坐公交车上学
调整公交线路,增加公交车辆和班次,使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坐公交车上下学。
盘点美英日校车制度
其实,校车安全在国际上早就引起高度重视。例如,美国校车的安全系数是小轿车和公共汽车的40倍,并拥有优先路权;英国、日本等国家也根据各自的情况,通过立法等手段,以避免不达标车辆上路和超载等问题发生。今天,这组从美英日发来的报道,详细论述了校车安全方面可资我们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希望能对有关部门有所帮助。
美国:校车坚固安全拥有优先路权
美国拥有l00多年的校车历史,已逐步形成一套较完备的校车制度。美国校车有着优越的硬件条件、严格的安全标准、完善的管理措施和科学的人力安排,软件、硬件双管齐下有效保障了校车内学生安全。
坚固超悍马 安全系数高
2006年,美国印第安纳州首府发生一起车祸,一辆悍马撞上了一辆校车的尾部,悍马迎头粉碎,而校车尾部却无大恙。悍马在车辆中以坚固著称,它最早是为军队和政府建造的,美国校车的坚固和安全程度可见一斑。
据统计,在美国,校车的安全系数是家庭轿车和公共汽车的40倍。校车事故发生率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低的,百万公里事故发生率仅为0.01,火车是0.04,飞机是0.06,其他公路车辆是0.96。
美国校车之所以如此安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生产标准严格。美国交通部近年来颁布了36项用于校车的安全标准,包括校车车体结构、防倾覆保护、制动装置等,校车必须由专业厂商制造。在这种高标准下,美国校车质量高,造价昂贵,有“客车的设施、卡车的骨架”之称。
硬件条件优越,安全设施齐全。美国校车外形厚重,黄色车身加黑色大块条纹,并喷上黑色“Sch00l Bus(校车)”的醒目字样;车上指示标志明显,有黄色闪光灯和红色停车标志;车内座位上装有防撞安全装置和安全带;车内还附带卫星定位与联网系统,全时监控车辆行驶情况。
安全检查到位。每天早上,校车司机接送完孩子后都要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以确认自己的车辆是安全的,而后填写表格。每半年,校车要接受一次由专业机械师进行的安全检查,平均每个车辆需要检查一个小时。
法律保障校车“优先权”
美国校车的“待遇”与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相仿,甚至优于救护车和消防车。美国50个州大都明确规定了校车的“优先权”。
美国加州在《加州车辆驾驶交通规则手册》中这样写道:
其一,当校车准备停车时,司机会在驾驶室外预先伸出一个红底白字的“Stop(停止)”牌,并闪烁红色停车信号灯,此时,在校车前方与校车相向而行,和在校车后方与校车同向而行的所有车辆都必须立即减速并至完全停车。
其二,在校车停车、学生上下校车时,任何车辆,包括警车、救护车和消防车,必须处于完全停车状态,且必须停在离校车20英尺(约6米)以外的距离。超越正在停靠和上下学生的校车是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之一,会被处以l000美元的罚款,并被吊销驾驶执照一年。
其三,所有车辆在经过有“Scll00lZone(校区)”标志的区域时,必须减速;当“Scll00l Zone(校区)”标志上的黄灯开始闪烁时,所有车辆的时速不得超过25英里/小时(约40公里/小时),部分校区甚至规定车辆时速不得超过15英里/小时(约25公里/小时)。
管理严谨 培训到位
在美国,联邦、州以及地方政府共同管理校车服务。美国中小学校车的资金主要通过发行市政债券来筹集。同时,各级政府财政对校车产业给予补贴。据了解,每年每个学生的校车补助为400多美元。
以美国加州阿凯迪亚市为例,阿凯迪亚联合学区设有专门交通部门来管理校车运营公司。该部门媒体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校车的管理规则。
一是校车路线选择合理。交通部门会综合考虑安全、效率、时间等因素,制定一条最佳路线,依据每个乘坐校车孩子的住址安排校车等候站。
二是校车司机必须通过加州高速公路管理局的认证。每个司机必须完成20小时课堂培训和20小时道路培训,进行体检并通过司法部门背景调查之后,才能获得驾驶校车资格。所有司机每年都必须完成至少10小时实际校车驾驶培训,司机每五年就要重新申请校车驾驶执照和认证。
三是校车司机负有陪同护送责任。按规定,校车司机必须陪同所有八年级(相当于我国小学三年级)以下学生过马路并护送进校门。
四是校车调度及时。如果校车因为交通、天气原因或是其他紧急状况晚点15分钟以上,家长要通知学区交通部门,交通部门会立即派出另一辆校车去接送孩子。
五是培训体系完善。每个乘车的孩子及其家长都会收到一份《安全乘车指南》,告知如何等车、如何上下车、乘车规范、紧急疏散方法以及应急装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等。
缓解交通压力 减轻家长负担
据美国校车委员会介绍,全美大约有48万辆校车,每天运送学生大约2600万人,占美国中小学生的一半以上。
全美校车平均每年要行驶43亿英里(约合69亿公里),却鲜有事故发生。
美国加州阿凯迪亚第一街中学校长韦尔森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该校有800多名学生,如果每个家长都用私家车接送孩子上学,不仅增加学校周边的交通压力,而且来往车辆对孩子安全也不利;校车不仅方便,还减少了学校周边的车辆,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环境。
韦尔森说,学校刚刚组织学生去参观博物馆,有260多名学生参加,学校免费订了校车,一来能方便学校管理学生,保障学生安全,二来也减轻了家长负担。
阿凯迪亚第一街中学一名学生家长安吉拉·夏对记者说,她是全职太太,所以能自己开车送孩子上学,但是其他双职工家长在接送孩子方面比较困难,校车恰恰能解决家长的这一难题。
英国:循序渐进推广“黄色校车”
□记者 张越南 郭瑞 伦敦报道
英国由于公交系统发达、私家车普及程度高,目前乘坐校车上下学的中小学生较少。为减少私家车使用,降低碳排放,英国政府已通过立法、试点项目等方式鼓励更多学生使用校车,效仿美国的“黄色校车”项目也受到热烈欢迎。但记者发现,由于部分地区缺乏有效监管机制,一些校车质量仍低于规定标准,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学生上下学交通方式多样
英国中小学生上下学交通方式较为多样化,主要包括走路、骑车、公共交通、校车和私家车,其中使用校车的中小学生不到10%。英国政府鼓励家长让孩子使用前4种方式上下学,而尽量少用私家车接送孩子,以减少马路拥堵,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从而保护环境。
英国公共交通体系发达,安全系数较高,并且15岁及15岁以下儿童可在任何时段免费乘坐公交车,16至18岁学生可享受半价优惠。尽管如此,仍有41%的英国小学生和21%的中学生上下学由家长开车接送,在早高峰时间,送孩子上学的私家车占总车流量的20%左右。
近年来,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通过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校车服务,让更多家长愿意让孩子坐校车上下学,从而减少私家车对马路和环境造成的压力。
英国的校车服务由公交、巴士公司提供。各中小学在每年夏季开学前夕对学生进行调查,统计需乘坐校车人数以及住址,然后提供给公交、巴士公司,由这些公司确定校车数量、种类和路线。在校车费用方面,私立学校由家长承担,公立学校的租车费用由各地方政府承担,学生乘车费用由家长支付,通常使用较优惠的学期卡。此外,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儿童可免费乘坐校车。
颁布校车管理专门法规
英国政府于2009年颁布了《校车(安全)法》,试图通过对车辆设计、驾驶员要求、学校责任等方面进行立法,来保证校车的安全性,从而提高校车吸引力。
在车辆设计方面,该法案规定校车必须使用单层车辆;每个座椅上须配有安全带;校车须安装“停”字大标牌,当校车靠边或进站时,必须将该标牌弹出车窗外,以提示其他车辆;校车外观颜色须明亮、显眼;在校车内外部均须贴有供驾驶员、乘客及路人阅读的安全指导。
此外,该法案还规定,校车驾驶员须在上岗之前接受关于驾驶校车的特殊培训。学校须对使用校车的学生进行安全指导,包括上下车以及在车内的行为规范。法案要求内阁大臣每年向议会汇报该法案的实施情况,报告内容须包括当年与校车有关的交通事故数据、事故发生原因、受伤及遇难(包括学生)人数等。
内阁大臣还需指定5个人组成“校车委员会”,监控并上报该法案的执行效果,委员会定期向内阁大臣汇报,并提出对该法案具体条款的修改建议。内阁大臣向委员会支付后者在履行职责时产生的费用,这些费用及执行该法案产生的所有费用最终都由议会提供。
开展“黄色校车”项目试点
目前,英国大部分地区的学校使用的校车缺乏统一外观及规格。为推动校车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管理更加规范,增加家长对校车的信心,由英国多个党派的官员、专家等组成的“黄色校车委员会”已在部分地区开展了“黄色校车”试点项目,该项目因效仿美国校车使用黄色外观而得名。
例如,英国政府于2004年为西约克夏郡投入1870万英镑开展“黄色校车”项目,一家名为M ET R O LIN lE的公交公司为78所小学和52所中学提供了206辆高质量校车。车身均为显眼的黄色,车内装有监控设备,车座上配有安全带,座位上装有C D播放机、广播等娱乐设备每个学生被分配了固定座位,驾驶员也接受过严格训练。学校还定期收集学生与家长的反馈以不断改进服务。由于这种校车收费低廉,政府对公交公司给予了巨额补贴。最终评估报告显示,自试点开始以来,该地区使用“黄色校车”的学生人数大幅增加,并且温室气体排放也大量减少。
历时4年的试点后,又经过1年左右的再评估,“黄色校车”项目获得评审团认可,一些组织或社团正游说政府将这一项目在全国范围推广。如果这一计划能够实现,预计将使每年私家车出行次数减少数百万次。
不过,尽管英国的校车相关法律较为完善、试点项目成果显著,但目前从全国范围看,英国尚没有建立统一标准的校车服务体系,各类校车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记者在位于肯特郡的一家公立学校采访时发现,该校租用的l0辆校车均较为破旧,甚至没有完备的安全带,校车司机也没有经过任何特殊训练,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尽管《校车(安全)法》规定设立“校车委员会”来监督该法案的执行情况,但这一机构实际上有名无实。由此可见,有了相关法规后,设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构也十分关键。
日本:部分偏远地区设立校车制度
□记者 高红 东京报道
为方便偏远地区中小学生上下学,日本部分偏远地区设立校车制度,颁布并实施校车管理运行规则,对校车实行严格的规范化管理,明确校车管理者、司机、学校、乘车学生等相关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日本各地的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把安全指导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偏远地区校车列入教育成本预算
日本城市中小学生绝大多数就近入学,上下学一般靠步行或利用公共汽车、地铁等城市交通工具。但在偏远地区,由于人口稀少、学校离家较远且交通不便等原因,中小学生上下学有一定困难。为此,日本不少偏远地区的地方教育委员会为当地中小学生建立了校车制度。
日本校车制度在经营上一般有两种模式:一是由地方政府购买车辆作为专门的校车使用,并招聘校车司机;二是地方政府或学校与交通公司签订合同,将接送学生上下学的任务委托给对方。不管哪一种经营模式,校车司机和受委托的交通公司都要接受地方教育委员会的管理和监督。
购买及运营校车所需经费,大多数情况下列入地方教育成本预算,由地方财政支出。根据日本《偏僻地区教育振兴法》,国家财政在特定情况下给予一定补助,即如果符合国家规定的偏远地区学校的认定标准,在需要购买校车时,国库负责承担购车所需经费的1/2。
在日本很多地方,学生可以免费搭乘校车。但也有部分地区出于成本以及财政压力等考虑,规定乘坐校车付费。付费方式类似于乘坐公共汽车,现金购票或者提前购买月票或乘车券。
实行规范化管理明确各方责任
日本各地方政府通过制定校车运行规则,对校车实行严格的规范化管理,特别是注意明确地方政府、校车司机、乘车学生等各方责任,以此增强相关人员的安全和责任意识。
以山形县三川町为例,当地教育委员会制定了校车运行规则,规定三川町的校车由教育长(相当于教育委员会主任)担任运行管理人,负责掌管与校车运行相关的事务。
该规则还规定了校车司机的责任和义务,具体内容包括:遵守有关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车辆安全的法规,努力避免发生交通事故;至少在开车前30分钟按照“行驶前检查实施表”的规定事项检查车辆状况;车辆如果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或出现问题,应采取必要维修措施并及时向运行管理人汇报;每次校车完成出车任务后,要确认车辆没有异常,进行清扫,将车存放到指定位置,并填写好“运行业务日志”,运行记录必须在每周一交给校车管理人即教育长。
岛根县云南市制定的校车运行规则规定了市政府对乘车人的相关责任,并对乘车人应遵守的注意事项及校车造成责任损害时的赔偿事宜等,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为保证校车安全运行,乘车人不要靠近驾驶席或与司机谈笑,不要携带危险品或过多物品,不要给其他乘车人带来麻烦;如果由于乘车人责任造成校车损毁,责任人需按市长指示将车修复原状,如不能修复原状,则要按照市长认定的金额赔偿损失。校车运行中若对乘车人造成损害,其责任在云南市的,市政府要按照法律规定给予赔偿;这一责任从乘车人开始乘坐校车算起,到其下车为止。
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日本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重视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如任命或委派安全指导员、巡视员,开办安全知识讲座;学校在全校集会或“综合学习时间”等课程中讲授和宣传自我防护、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等。通过这些措施,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有的地方教育部门还委派安全指导员跟随校车接送上下学的学生,确保校车安全措施到位。
前几年,幼儿伤害事件在日本频频发生。2005年11月和12月,广岛市和粝木县今市市先后发生小学生在放学回家途中被人杀害的事件。出于安全需要,日本社会各界纷纷要求学校使用校车接送孩子上下学。为在财政紧缩情况下解决校车问题,日本文部科学省在会同警察厅、总务省及国土交通省进行商议的基础上下发通知,指示各地教育部门利用现有的公交汽车作为校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