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知识的耕耘者!

标签:
新浪教育安博教育征文感动人生老师再见知识的耕耘者杂谈 |
分类: 只顾耕耘不问收获 |
再见,知识的耕耘者!
题记:作为一个痴迷的网民,一个追随安博教育的“好事之徒”,一直都关注这次征文活动,想再次写点什么。只是记忆的丝线扯得太远,又由于思疏笔惰,直至今日清晨,当外面淅沥下雨时,才把满是浮尘的记忆闸门打开,被那记忆的波流冲向了遥远的童年。
珍贵的照片(右:吴老师 左:清风冷月)
再见,知识的耕耘者!
一道道怀想的闪电穿越心灵旅程,划出一条条幸福愉悦的弧线。记忆中的老师真的有很多,可感动我人生的老师是吴春芳老师,因为他,我好想让小学的时光永远停留。
岁月易逝,年华易老,纯真的孩提时代就如一闪而去的流星。我从影集中找到了与吴春芳老师唯一的一张合影,上面印有“再见,知识的耕耘者!八六年三月。 ”弥足珍贵。慨叹悄然的24年,逝者如斯夫!珍贵的记忆,甜蜜的经历都化为无声的印迹,贯穿心间永远不能忘记!
记忆(一)师表师魂
眼前的吴春芳老师,是东北农村小学的一名民办教师,中等身材,慈目方脸,头发自来卷,像是被烫过似的,穿戴一直是整洁朴素,为人和善,时常带着微笑,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他没有教师架子,比较尊重学生。课间经常与我们谈天说地,放肆玩闹,和我们一点距离也没有。我和其他同学都很喜欢他。
吴老师的人格也像他的衣着一样朴素。像这张照片一样黑白分明清晰可见。性格谦和,待人诚恳,方正直率,爱我们这些学生,爱脚下这片土地……
记忆(二)解惑解悟
吴老师是1984年从外校调入我们学校的,他工作积极认真,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和独到的教法。1986年,吴老师任小学毕业班班主任兼数学课。记得当时我学习冰水数学问题时,像“水结成冰体积增大了还是增大到,冰化成水体积减少了或者减少到”的问题分析不明白,就是区分不开。记得吴老师就当时的教学条件把水杯水瓶摆了一桌子,帮助我理解。并利用放学时间,帮助我分析这类的应用题。好事多磨,在吴老师循循善诱的点拨、鼓励下,我终于拨开云雾见日明。
记忆(三)传道传神
时光如水,生命如歌。吴老师悄然无声、默默地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的家在愚公村,离我校有七八里路远,每天需要走20多分钟上下班。近一年的时间,吴老师从没有耽误课,我们也没见过他请过假。有两次上课他额头都是汗珠子,学生们和我都看见了,因为他上课富有激情感染力,大家还以为你他是激动地呢!事后教语文的高柏军老师说:“你们班主任有胃病,校长给他假去看病,可他说,等学生毕业了,再去县城大医院看看。不碍事儿”
从吴老师身上,让我看到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如今我也是一名老师,时刻警告自己带着责任感、使命感去工作,把自己的所学义务奉献给学生。
记忆(四)爱生爱岗
当时东北农村刚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家里经济基础薄弱,是一个穷家庭,所以,每天中午放学后,我就拎着自制的保温箱,走街串巷去卖冰棍,每次能挣到4—6元钱。时间长了,一次晚放后,吴老师亲自赶到我家,与我父母说:“贫穷必定是一时,早晚会度过。可孩子的学习错过了,就晚了。成新学习成绩也挺好,还刻苦,你们想让他卖一辈子冰棍吗?……”吴老师的一番话,让父母惊醒,从此,再也不让我卖冰棍了,专心叫我读书学习,盼望将来有出息。
吴老师及时家访,如春风化雨,洗涤尘埃,滋润心田。以至于以后我考上了师专,现在任教也15年了。这让我懂得老师家访的重要性,既能了解家庭状况,又能知道学生的生活条件,是老师促进学生成长有利途径。所以,我一直坚持到学生家做家访工作,生活的旅程中,恩师的话语一路随行,我将自己的故事讲给大家……
记忆(五)感动感悟
吴老师也是农民的儿子,家里有一垧多地,还要照顾一个患心脏病的妻子。农忙时,他每天上班前,下班后都要到地里干上1个小时农活。就在离小学升初中考试前夕,是一个星期天补课,同学们自发的从家里带来锄头,一起跑着要去吴老师家给他铲地,当时校长就阻拦。班长给校长说:吴老师自己干,需要一周,大家去了,半天就完事了,他也好静下心来领我们复习……”这就是我平生第一次拜访老师的方式。在老师家里,我看见老师有30多本书,非常羡慕他。他告诉我们:上学一定要多读书,这也是获得人生阅历的又一途径。正是因为对吴老师的崇拜及教悟,让我养成了藏书,读书,品书乃至教书的半生,恐怕是一生的习惯与责任。正是因为吴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为我树立了人生的航标,今天的我变成了吴老师事业的践行者与精神的延续……
如今手握着这张黑白照片,遥望远方,心在向黑土地延伸,童年的零碎,黑白、模糊的记忆不再能拾起多少,而吴老师的手握书本,满脸汗珠,谈笑风生的形象却永刻在我记忆的心门。毕业,工作,迁移让我与吴老师一直无缘见面。但我知道无论距离有多远,吴老师那颗不朽的星永远在我心底闪耀着光芒。在我心里,每个星期二都与老师相约,去接受一次次灵魂的洗礼。再回首,山川载不动几许惆怅,日子禁不起太多感慨,千回百转也承受不住那份沉淀,那份感激。
再见,知识的耕耘者。再见,吴老师。再见不会太遥远……
其实,心神相通,不见如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