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安博教育2010年梦想征文为教育理想出征杂谈 |
分类: 只顾耕耘不问收获 |
2010年
在这个人人重教育,人人谈教育的时代,作为一名在教学一线工作十几年的我来说,真有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感觉。在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发展进程中,今天学杜郎口,明天学洋思,嘴上说的是魏书生,笔下写的是李镇西,心里惦记着李希贵……在浩瀚教海里,茫茫学风中,我迷失了自己,课不会上了,书不会教了,思想跟不上形式的变化了。偶然一个机会,我读了美国作家罗伯特·费希尔的著名作品《为自己出征》,仅仅2万多字,我一口气就读了两遍,单就这个题目,就会令我思考无限,品味无穷。为自己出征,说的太好了,人活在世上,每天不都是为生存出征,回望下自己的工作,何必为眼前的喧嚣沸腾而眼花缭乱烦扰心智呢?2010年,脱下自己重重的盔甲,为教育理想出征。
寻找教育界里的墨林
在《为自己出征》书中的墨林,是亚瑟王伟大而又有智慧的导师,也是无所不能的法师,是他把骑士带上啦寻求真理的路。纵观现代教育史上的大家,赫赫有名数不胜数,像前面提到的魏书生,李希贵,李镇西,还有林格,孙晓云,朱小娅……提起哪一个都够我学几十年的。如果这样学下去,没有名师指导,自己闭门造车,岂不耽误了学生。我该把各位教育专家,就是我们教育界中墨林,墨林就是指导我们每个教育人走上理想教育的导师,把他们的教育思想理论整理出来,细细揣摩,融汇百家,为己所用,创成一家。
沉淀浮躁的自我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我们与其四处奔走求佛取经,倒不如放慢自己的脚步,或停下来,想一想我们为什么出发?正如墨林对骑士说的两句话:四处奔走让人学不到任何东西,每个人都要偶尔停下自己的脚步。停下自己匆匆的不知何为目标、何为理想的脚步,让自己的内心在沉默中深省自己;让自己躁动的心恢复平静;想想一直以来困住自己心智的盔甲到底是什么,是保守的师道尊严?是传统的填鸭教学?是自以为饱读圣贤的头脑?是自命清高的思想?还是名利驱使永不回头的苦苦挣扎。其实,我这个当了十几年的教书匠,每天都在给自己设置屏障,保护自以为是的自我,最后却反过来被这些屏障所禁锢。想想自己,看看周围的人,有谁愿意沉默修炼,愿意歇歇疲惫的心灵?口若悬河,夸夸其谈,把时间都浪费在百无聊赖的谈天说地上了,实际上,说得最多的人,内心最孤独,他们不懂倾听寂静花香,更听不到沙沙的风声,滴答的雨声,叮咚的溪水声。该让自己躁动的心静下来了,与大自然的和谐之音共鸣,在内心撑起一片静谧的教育晴空。
丰富教育之树,分享甜美果实
骑士走近知识之堡,看到一颗长满果子的苹果树,树旁的石板上刻着:满树苹果随意品尝,勿忘思考何为理想。实际上摘苹果的人越多,它就越挺拔,越繁盛,这正是苹果树应当完成的使命,达到自己的目标,同时还惠及他人。如果我们每个教育人能像苹果树一样,不断学习,汲取有用的教育养分,用爱的阳光普照教育,把根牢牢地扎在自己脚下的教育沃土,揣着永恒向上的教育理想,定会长成教育园林里硕果累累的参天大树,还惠及他人,学会与同伴合作,分清需要和贪婪,一木只是树,二木才成林,让我在丰富自己的同时,学会给予,惠及身边人,使教育园林更加繁茂。
带着意志和勇气敢问教育理想
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教育者,不仅要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广博得理论基础,惠及他人的宽厚胸怀,更需要拥有追求成功的顽强意志和勇气。作为一名教育人者,我应该有勇气质疑,更有勇气探索,拿出骑士斗争的精神,把自己的教育真理化作武器,攻克巨龙的幻想,只要拿出化蛹成蝶的勇气和意志,自己就会强大说起来,山登绝顶我为峰,朝前面看,再高的顶峰,再陡峭的险路,也无法阻挡我前进的脚步。在通往理想教育的道路上,解下困住我的心智盔甲,凭借勇气与意志,不时停下脚步思考、感悟、反省,而不是终日忙于追名逐利,一步步攀越心中的理想教育峰峦。
在2010年,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一个不光为自己出征的人,已经踏上教育理想的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