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

(2016-06-10 12:49:13)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古时荆州称江陵,李白诗云:“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其中的江陵即为荆州。唐朝诗仙李白一曲《下江陵》、诗圣杜甫一曲《望江陵》,使江陵美名载誉海内外,"千里江陵一日还"是海内外华人无人不晓的名句。至于其他骚人墨客题咏江陵的诗文,更是不胜枚举。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江陵(荆州)县誌府城隍图

荆州之名出现很早,《尚书·禹贡》分全国为九州,荆州就是其中之一。可见荆州是一个大的地域,具体到荆州城来说,则是指江陵城,即一地两名。荆州虽早已闻名遐弥,但名声大振是在三国的时候。江陵的城市前身为楚国国都"郢",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先后有34代帝王在此建都,历时515年。至汉朝起,江陵城长期作为荆州的治所而存在,故常以"荆州"专称江陵。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寅宾门

大东门,就是现在荆州城的寅宾门。古时,这是迎朝廷来使和宾客的城门,城楼气势雄壮,瓮城也最大。城楼前有垛墙,后有宇墙,地面城砖铺漫,砖梯分上下两重,还有马道。城墙两侧原来还设有箭楼,可惜因保存不善,已遭到损毁。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曾经的箭楼、炮台

尽管如此,现在大东门所保留下的遗迹,仍然为我国研究古代城池防御体系,留下了极为可贵的资料:自古城池攻防,城门为最薄弱环节,无论外敌强攻或巧设诈术,还是内奸反叛,皆通过城门得手。而瓮城的建造则巧妙地将薄弱环节变为易守难攻之地。如战时兵马出城,须经双重验关,可澄清疑窦;不分真伪的援军,先放进瓮城验证,发现有诈就四面围攻,一举歼之。  
现大东门城墙之上,还保留有众多配套的军事设施,成为了大人的回忆录,小孩的演习地。城门上有暗设的藏兵洞,东西南北四角各有一座,每座长10.5米,宽6.3米,深6米,分上下两层,可容100多人。每层又有小藏兵洞,每个小洞可容2人,洞中均有射孔。藏兵洞所在的墙体向外呈长方形突出,对攻城之敌,可从三面射孔发暗箭,使其猝不及防。万一城池攻破,藏兵洞的兵力可以据此反击,各自为战,以求反转战局,即所谓负隅顽抗者也,试图达到城池破而不陷的目的。  
大东门下曾上演过一个传奇。公元前522年,两位少年在这座城门下相遇。出城的一位年龄不过20出头,但早已鬓须皆白。进城的一位,纶巾白袍,一看就是贵族子弟。出城一位道:“我必覆楚!”后者答曰:“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于是二人击掌,各自上路。  
出城那位少年,因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伤心痛哭竟至一夜白头,被迫出逃。相距十多年后,他率领吴国大军沿淮水西进,长驱直入攻下荆州。他掘开楚平王的坟墓,挖出尸体鞭笞三百下,终于报了此仇。而进城的那一位,为兑现“我必兴楚”的誓言,自请赴秦国搬救兵。一开始没有获得答复,他便拒绝进食,在秦国的朝廷上日夜痛哭。终于用7天7夜的泪水换来秦国的救兵,收复了楚国的首都郢都。  
这两位,就是春秋史上著名的“另类知音”:前者叫伍子胥,后者叫申包胥。如今的荆州城墙因为明末张献忠之乱、清时乾隆年间大水等冲击,许多古迹已遭损毁,但值得庆幸的是,这座伍申二人的“誓言城门”得以幸存。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小东门(水码头,唯一没有桥梁连接的城门)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大北门瓮城
大北门位于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城区荆北路内环道。古称柳门,也叫漕门,清代改称拱极门,城楼名朝宗楼。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大北门
 
朝宗楼是古人送亲人北上中原长安话别的地方。古人送别亲友习惯在此折柳条相赠,也称之为柳门。宋代苏东坡《荆州十首》诗:“柳门京国道,驱马及阳春”即咏此。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大北门
朝宗楼重建于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公元1993年7月按原楼维修,朝宗楼为檐歇山代屋顶开间,进深各三间,四周有回廊,内部装修走马楼,高敞轩郎,巍峨壮观。登临北望,城内楼层鳞次栉比;城外古街得胜街与护城河。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大北门

荆州古城内有一条小胡同直通文庙,胡同名为三义街胡同。从前,传闻胡同正对着一座文庙,其中供有刘备、关羽、张飞神像,其神态是张、关“打架”,刘在当中劝解的姿态。传闻,张、关为他事发生争执,刘走至二人中间,两手分开他们,两人无法靠近对方,张、关佩服刘备,便拜刘为大哥,这便是“桃园三结义”典故的开始。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大北门外景色

传说毕竟是传说,历史上,荆州古城大北门是城北的主要通道,直通荆襄古道。当时的三义街,是城北的重要商品集散地,街道两侧店铺颇多,主要经营粮食、木器家具、陶瓷、饭庄、茶馆等,是农村土特产与城镇手工艺器具进行交易的集市,曾保持相当长的繁荣期。

大北门(拱极门)是荆州古城墙原有的6座城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拱极门,明代称拱辰门,俗称大北门,又称柳门,清代改用现名。朝宗楼重建于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公元1993年7月按原楼维修。

据记载,此门连接通往京师的大道,古时仕宦迁官调职,官员送行时常经此门,古人送别亲友习惯在此折柳条相赠,故名柳门。
苏轼《荆州十首》 其十曰: 柳门京国道,驱马及春阳。野火烧枯草,东风动绿芒。北行连许邓,南去极衡湘。楚境横天下,怀王信弱王。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新北门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大北门(拱极门)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大北门(拱极门)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

隔河远眺大北门

 

小北门名为远安门,位于东首的城垣上,曾建有荆州最大的敌楼雄楚楼,取自杜甫《又作此奉卫王》诗:“西北楼成雄楚都”句,句中的“雄楚都”:即雄立楚都。江陵古时为楚国郢(音颖)都。全诗为:

西北楼成雄楚都,远开山岳散江湖
二仪清浊还高下,三伏炎蒸定有无
推毂几年唯镇静,曳裾终日盛文儒
白头授简焉能赋,愧似相如为大夫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

 

五代至北宋末期。《荆州府志》记述:“后梁乾代二年(公元前912年),(南平王)高季兴大筑重城,复建雄楚楼,望沙楼为扦蔽,执畚锸者十数万人,将校宾友皆负土相助。今天还能看到雄楚楼外突的楼台和高高的台基,长宽分别为38米和30米。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小北门(远安门)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小北门外

荆州的六座瓮城都有“故事”,其中五座都是“屈曲而建”,即瓮城城门和“正门”都不在一条中轴线上,五个箭楼城门一律向右“屈曲开门”,俗称“扭头门”。据考证,古代尚右,以右为上,名门望族称为“右族”,故古代遗风所致。其实“瓮”门与“正”门的相互“错位”,最大的好处是避免敌军或者洪水长驱直入,正所谓“缓冲”作用,这也是古人的科学设计观。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

湖北荆州城墙(明、清.国保)(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