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2016-06-10 21:04:41)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许驸马府在潮州市区中山路葡萄巷东府埕4号。为北宋宋英宗皇帝之女德安公主之驸马许珏的府第。该府第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间。历代屡有维修,但至今仍较好地保留了始建年代的平面布局及特色。 驸马府座北朝南偏东8度。主体建筑为三进五间。首进与后座均带插山厅、房合为九间。中厅东西围屋带从厝厅、房及书斋。上厅的后面有横贯全宅的后院,主体的三进与插山构成“工字”格局,围屋隐伏于中座两旁山墙外,形成独厅、独院、独天井之独特设置。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在苏东坡提到潮州瓦屋的时候,潮州现存最早的“府第式”民居——潮州市葡萄巷的许驸马府已经兴建了。它是陈尧佐的学生、潮州前七贤之一许申的曾孙许珏建的府第。因许珏娶了宋英宗的曾孙女德安郡为妻,故民间称其为驸马府。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约600年前,有一支向南迁至韩江出海口即今汕头沟南的许地,在此地繁殖五代之后,出了一个叫许拜庭的,跑到广州做起了盐商,赚了大钱,遂在高第街定居。高第街许氏是近代赫赫有名的大家族,在清末民初这个乱世出英雄的年代,一下子出了许应睽、许崇智、许崇清、许广平等历史名人。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从潮州迁至揭阳登岗许厝的一支,也以亦儒亦商、诗人辈出闻名。甲午战争后,祖籍揭阳的台湾著名的爱国志士和文学家许南英一家,因在台湾遭日本侵略者的迫害,曾应登岗许氏兄弟子荣子明之邀,携家在此避难数年。当时许南英之子许地山年仅三岁,许地山后来在《我的童年》中多次回忆起这段生活,著名的《落花生》一文就仿佛有潮州农家生活的影子。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从宋许驸马府开始,这种带护厝的“府第式”民居逐渐在潮州流行开来。位于揭阳榕城的建于元代的石鼓里民居,以及潮州金石仙都村明代嘉靖年间的状元林大钦的祖屋(官厅)等,已是带护厝的多进的“府第式”民居。
许驸马府主体为三进五间,首进与后座均带插山厅、房合为九间。中厅东西围屋带从厝、厅、房及书斋。上厅的后面有横贯全宅的后院,主体为三进与插山厅构成“工字”格局,围屋隐伏于中座两旁山墙外,其设置之独特处在于独厅、独院、独天井。驸马府全宅木屋架概为近于穿斗之穿插屋架,并立于条状连续石地梁--地袱上。墙体为板筑夯灰和青砖条浆砌,后座正厅东侧二面墙壁仍保留桃红色的竹编灰壁。整座府第屋面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正脊两端从山尖伸出石质鳌尖,垂脊头开嘴甚长,体现了古朴大方。结构严谨的宋代建筑风格。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围屋隐伏于中座两旁山墙外,形成独厅、独院、独天井之独特设置,府内四口井中有一口井今水质清冽。
 潮州许驸马及皇姬郡主赵氏合葬墓今完整,在潮州海阳东厢(今城东)洗马桥埔,为大型宋碑墓。该墓倚莲花山,案笔架山,称“倚莲花而案笔架”之局。该墓有近千年之历史,自宋经元、明、清、民国至现代,为潮州郡地著名墓葬之冠,其宝贵之处,碑文为宋碑原字,原碑文如下:“宋敕封宾州观察使附马国玺许公皇姬郡主赵氏墓”。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广东潮州许附马府(明.国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