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庆 悦城龙母庙

(2015-03-17 14:06:02)
标签:

文化

龙母

龙母祖庙

龙母庙

温氏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德庆龙母庙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悦城镇水口,现在的龙母庙,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是砖、木、石结构,建有石级码头、石牌坊、山门、香亭、正殿、两庑、妆楼、行宫,庙侧有龙母坟、碑亭、观音。

德庆 <wbr>悦城龙母庙

悦城龙母庙位于广东肇庆市德庆县境内的西江边上,据说每年四五月份西江发大水时,江水上涨,淹没此庙二、三米高,如果不淹此庙,就视为不正常。从正月开始,人们就来此祁福,直至六月份,是广东最为著名的祁福圣地之一

德庆 <wbr>悦城龙母庙

传说中的龙母姓温,秦时人,自少能预知祸福,且乐善好助,人称神女。一天,温氏在西江边洗衣时偶拾到一大卵,孵出五只小动物,能为温氏捕鱼。长大后五物竟变成头角峥嵘、身皆鳞甲的五条真龙。温氏让他们施云播雨,保境安民。人们便称温氏为龙母。后来龙母仙逝,五龙悲痛欲绝,化作五秀才,将龙母葬于北岸的珠山下。后人感于五龙的孝心,就此建庙,名曰“孝通庙”。龙母曾得到历代皇帝的册封,现在庙中还完整地保存着明代开国皇帝的洪武诏书碑。

德庆 <wbr>悦城龙母庙香客云集    历代相传悦城龙母乐善好施,能 消灾解难,一千多年来香火不断,尤其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到初八的龙母诞期,来朝拜的人更是人山人海,数 以万计,香港来的人也不在少数,成为一大奇观


 

龙母祖庙精湛的建筑艺术令人赞叹不已,庙内殿中有殿,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石雕、砖雕、木、灰雕技艺精湛,独具匠心;陶塑、壁画神态逼真,栩栩如生。特别是山门和香亭的蟠龙花岗岩石柱,全部采用深雕和部分透雕工艺,盘旋而上的玉龙,鳞甲毕具,活灵活现,口中的龙珠,滚动自如却不能取出,实属岭南清代柱之上品。同时,它在建筑艺术上别具一格的防雷、防水、防虫技术也堪称一绝。龙母祖庙重修至今,已经历了上百年风雨雷电的考验,至今瓦不漏,墙不裂,柱不弯,地不陷,令专家们赞叹不已。庙内的柱基特高,墙四周砌以水磨青砖,盖以琉璃瓦,殿内外地面,全以花岗岩石板铺设,每逢水淹过后,别处淤泥淹膝,庙内稍作清扫地面便干净如故。

德庆 <wbr>悦城龙母庙龙母祖庙是一座砖木石结构的建筑群,也是一座凝聚了历代建筑和造型艺术的殿堂。龙母祖庙建筑群具有良好的防洪、防火、防虫、防雷性能,虽经百年风雨雷电,至今瓦不漏,墙不裂,柱不弯,地不陷,令专家惊叹不已,称为南方低水地区古建筑的典范

  龙母祖庙具有“神”、“绝”、“巧”、“灵”四大特点,整个建筑群与周围的山水和谐相契,浑然一体。每年的农历五月初八“龙母诞”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上香朝拜,烟火经年不衰。

德庆 <wbr>悦城龙母庙它完整的地下排洪渠道设计非常巧妙,溢流通畅快捷。每逢洪 水侵浸,庙宇内外清洁如故,绝无淤泥。庙内梁、柱、桁、檐,几乎全是木雕、砖雕、石雕、灰雕、陶雕,精妙 绝伦的艺术品目不暇接,令人叹为观止。它与广州陈家祠、佛山祖庙合称为南方古建筑“三瑰宝”

德庆 <wbr>悦城龙母庙它具有“神”、“绝”、“巧”、“灵”四大特点,整个建筑群与周围的山水和谐相契,浑然一体。龙母祖庙石雕、砖雕、木雕、陶雕等,建筑雕刻艺术巧夺天工,广泛运用深雕和透雕工艺,使得祖庙建筑活灵活现和具有立体感;庙内木雕、陶雕题材广,造工精、数量多、保存好,堪称小型雕刻艺术馆。龙母祖庙无论从建筑技艺、文化底蕴都堪称“古坛仅存”。同时它在建筑艺术上别具一格的防雷、防水、防虫技术也堪称一绝

德庆 <wbr>悦城龙母庙每年的端午节恰逢龙母诞期间,这个传统的民俗节日正是一家老小齐聚一堂的好时机。我们缅怀先辈;祭祀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同时,在西江流域、港、澳、台及海外华侨的香客们,他们在这期间还会祭祀着另一位伟大的女性,她就是受万人敬仰的——龙母
德庆 <wbr>悦城龙母庙如今,崇拜和信仰龙母的现象,影响所及遍布西江流域、珠三角、港澳地区和海外华人,而祭祀龙母也已成为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初八的龙母生辰诞期,八月初一至初八的龙母得道诞期,龙母的香客都会自发来到悦城龙母祖庙,举行盛大的祭祀纪念活动来缅怀龙母,并向龙母祈福,保佑自己顺景如愿
德庆 <wbr>悦城龙母庙
广东德庆州志·卷五》有:“龙母神生于周秦之世,载《南汉春秋》志乘庙原碑,斑斑可考。”的记述。德庆县悦城龙母庙的《孝通祖庙旧志》写得更加具体:“ 敕封护国通天惠济显德龙母娘娘,温氏,晋康郡程溪人也。其先广西藤县人,父天瑞,宦游南海,娶悦城程溪梁氏,遂家焉。生三女,龙母,其仲也,生于楚怀王辛末之五月初八。”

德庆 <wbr>悦城龙母庙
广西梧州的地方志《藤县志·卷六》,则对龙母的出生之地、生活之地和墓地作了更精确的考证:“按龙母赢秦祖龙(即秦始皇)时之神也。温姓或曰蒲姓(“温”即龙母原居于“温水”,古人随其祖居地而作姓“温”也。)……今考粤东肇庆府旧志及悦城孝通祖庙旧志,咸以为藤县人,则无论毓于何都,其为藤之神固可考核而无疑者,然其墓独在悦城,何也?父天瑞娶悦城梁氏,生三女,龙母其仲也……随其母至悦城,心喜其地,欲以为安厝所。因熟记之,及归于溪也,得石卵,剖之出五物,如守宫状,喜水,母豢渐长,放之江遂去,越数年,鳞甲辉煌,复来见母,母知龙子之远迎也。别其父母曰:儿当乘龙至悦城,遂跨龙,薄暮抵江口。……”龙母仙逝后,“立庙祀,极显应,故至今香火独盛云。”可见在珠江流域的西江上下游千百年来,民间始于秦朝有关龙母的传说是有史可据的。
德庆 <wbr>悦城龙母庙
文化是一种社会里精神财富的积累,它通过书籍、艺术品、民间传说、建筑物等在时间上传之后世,或在空间上向一定地域传播。产生于珠江流域西江上下游以及远播我国东南沿海、东南亚一带的龙母崇拜,其产生的大量诗词、楹联、传说、戏曲,由龙母崇拜产生的一些独特古建筑古坛、民风民俗,由龙母崇拜促进和发展的文物旅游,就构成了一种龙母文化。这同全中国的黄帝、炎帝情结,以及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夸父逐日和孔子文化,东南沿海的妈祖崇拜等同样道理。只不过是崇拜的地域大与小而已。正如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杨应彬写的七绝诗所揭示那样:“龙母出龙国,江声载誉声。原无迷信意,本为济苍生。”这完全道出了龙母崇拜和龙母文化跟封建迷信的本质区别
德庆 <wbr>悦城龙母庙
图腾崇拜”是社会初级阶段的一种最早的宗教信仰。我国黄帝、炎帝所出的汉族图腾崇拜物是“龙”。“龙”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民族的族微。古代南方中国人也有崇拜“龙”的习惯,他们在农历正月舞龙,二月有祭龙节,要杀猪祭龙,祈求人畜平安、粮食丰收,五月初赛龙就是证明。温氏因豢养龙而成为龙母,又因受“龙”的图腾影响而受崇拜,那就容易理解了。在南方,“龙母”是珠江的图腾。
德庆 <wbr>悦城龙母庙
龙母文化中的“龙的图腾”色彩是十分浓烈的。传说中的龙母豢龙,龙衔鱼孝敬龙母;龙母不愿接受秦始皇的礼迎,龙就引船四次南返;龙母仙游后,五龙化作儒生来操办丧事,“常为大波至墓侧,萦浪转沙以为坟”;五蛇守庙侧直至以后历代皇帝因征战将领的风送转运,胜利奏凯,地主郡县的阴阳协调,雨泽丰收,平民百姓的出入安,旅途顺畅都归功于龙母和五龙的赐福,而不断地给龙母以敕封,无一不显示“龙的图腾”的意义。
德庆 <wbr>悦城龙母庙
“龙的图腾”既是我们民族的一份精神遗产,又是我们民族的一份精神财富,我们海内外的华人自诩的“龙的传人”。 “龙”的精神,即团结整合、利泽天下、奋发进取、天人和谐的精神,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国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办。龙母文化正是龙的图腾文化在南国的典型体现,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信仰自由,发挥这种文化的作用,将能吸引更多的海内外华人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巨大向心力和凝聚力。
德庆 <wbr>悦城龙母庙

德庆 <wbr>悦城龙母庙

德庆 <wbr>悦城龙母庙

德庆 <wbr>悦城龙母庙

德庆 <wbr>悦城龙母庙

德庆 <wbr>悦城龙母庙

德庆 <wbr>悦城龙母庙

德庆 <wbr>悦城龙母庙

德庆 <wbr>悦城龙母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