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人物故事:孔子返鲁见哀公

(2023-12-21 11:11:34)
标签:

历史

教育

文化

《论语》人物故事:孔子返鲁见哀公

      大家也许知道,55岁时,担任鲁国大司寇的孔子辞职了,带着他的一群弟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十四年。
     至于他为什么辞职,放下好好的高官厚禄不做,却要带着一群弟子离开鲁国,原因有如下:一是,过去支持他的季氏变心了,不再支持他。季氏是当时鲁国的执政,大权在握,一言九鼎。失去了季氏的支持,孔子什么也干不成;二是鲁国国君定公也不重视他了。在这种情况下,孔门弟子们,尤其是子路,他的反应最激烈,见老师在鲁国政坛得不到尊重和信任,很气愤,于是劝说孔子辞职,离开政坛,离开是非之地,到卫国去寻求发展的机会。时间到了那年春祭大典。按照当时的习惯,国君完成春祭大典后,会将祭祀用的贡品,如猪牛羊等,分给他认为的国之重臣,表示国君对他们的珍重、认可与信任。春祭大典过去了,孔子没有等到国君赏赐的贡品,最后才相信弟子们说的国君和季氏一样,都不会采纳孔子的治国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孔子离开了鲁国,开始了长达13年的周游列国。
       时间到了孔子68岁时,当时孔门的一些弟子已开始从政,并取得很好的政绩。比如冉有,担任季氏家宰,并帮助鲁国打败齐国,成为当时鲁国的政治明星。正是因为冉有的请求,季氏和鲁国国君才同意用重金把孔子从卫国接回,结束其四处流浪的生活。
      此事见于《孔子家语》儒行解第五,内容如下。
【原文】
孔子在卫,冉求言于季孙曰:「国有圣人而不能用,欲以求治,是犹却步而欲求及前人,不可得已.今孔子在卫,卫将用之.己有才而以资邻国,难以言智也,请以重币迎之.季孙以告哀公,公从之.孔子既至,舍哀公馆焉.

【白话翻译】
孔子在卫国,冉求季孙氏说:“国家有圣人却不能用,这样想治理好国家,就像倒着走而又想赶上前面的人一样,是不可能的。现在孔子在卫国,卫国将要任用他,我们自己有人才却去帮助邻国,难以说是明智之举。请您用丰厚的聘礼把他请回来。”季孙氏把冉求的建议禀告了鲁哀公,鲁哀公听从了这一建议。孔子回到鲁国,住在鲁哀公招待客人的馆舍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