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人物故事:孔子和子路隳三都
(2023-12-21 09:52:57)
标签:
历史文化教育 |
【注释】
注1、家不藏甲:卿大夫不能私自拥有武器军队。王肃注:“卿大夫称家。甲,铠也。”此记载又见于《左传》定公十二年。
注2、百雉之城:王肃注:“高丈长丈曰堵,三堵曰雉。”城,都邑四周的城垣,一般分两重,里为城,外为郭。城字单举时,包含城与郭。
注3、三家:季孙、叔孙、孟孙三家。他们都是春秋初鲁桓公的后裔,又称“三桓”。三大家族在春秋后期发展壮大,长期把持鲁国政权,其中又以季氏势力最大,实际执掌鲁国政权。
注4、仲由:孔子弟子。字子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人,以勇敢和政事著称,时为季氏家臣,后死于卫国内乱。
注5、隳(hu)三都:毁坏三家的都城。隳,毁。三都,指季孙氏之费、叔孙氏之郈、孟孙氏之成。据《左传》、《史记》,费、郈被毁,而孟孙氏之成却不了了之,与此记载相左。
【白话翻译】
孔子对定公说:“卿大夫(家)不能私自拥有武器、军队,封邑的城墙不能超过百雉,这是自古以来的制度。现在三家都违反了制度,请您下令削减。”。定公采纳了孔子的建议,季氏也没有反对,于是命令季氏的家臣仲由(子路)负责执行。
此时,叔孙辄在季氏家族中不得志,他鼓动费邑的长官公山弗扰叛乱,抗拒拆毁费都,并带领着费人进攻鲁都。孔子带领定公与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进入季氏的宫室,登上武子台。费人进攻武子台时,孔子命令申句须、乐颀率领士兵讨伐,费人大败,于是就拆毁了费邑的城墙,接着又拆除了叔孙氏之郈城,但是,由于遭到孟孙氏的强烈反抗,没有完成孟孙氏成城的拆除。
孔子希望通过隳(hu)三都,强大公室,削弱了卿大夫的势力,达到君尊臣卑,各安其位。但最终的结果是,隳(hu)三都计划失败了。此事对孔子打击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