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人物故事之公冶长:通鸟语,孔子女婿

(2023-08-09 14:27:47)
标签:

历史

教育

文化

《论语》人物故事之公冶长:通鸟语,孔子女婿

一、公冶长其人

公冶长(前519年—前470年),复姓公冶,名苌,字子长、子芝;春秋时期鲁国人。少孔子32岁。孔子弟子。

公冶长从小喜欢读书,知识非常渊博,又有高尚的品德,孔子认为他有仁德,倍加赞赏。

公冶长有一项特异功能,那就是通鸟语。他能听懂鸟儿的对话,因此帮了许多人。比如,帮一位老婆婆找到她儿子的尸体,为国君通报齐军进犯的消息。但是,也因为通晓鸟语,遭受冤屈,还因此坐牢。对此,孔子深感惋惜,认为他没有罪,并将女儿许配给他。

 

公冶长一生治学,鲁国君主多次请他为官,他一概不应,而是招生传教,传播孔子思想,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教育家。

由于公冶长的特殊地位和贡献,受到历代帝王推崇。据清乾隆《诸城县志》载:唐开元十七年(729年),朝廷赠封公冶长为莒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封高密侯。

二、《论语》记载

《论语.公冶长》篇记载,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三、公冶长通晓鸟语的故事

1、公冶长具有一种独特的奇异功能,就是能够听懂鸟类说的话。有一天,有一只鹞鹰飞在了他的窗台上对他说:“公冶长,公冶长,南方有一只死了的獐子。你去吃它的肉,我来吃它的的肠子。”公冶长便放下书本走出屋,跟在鹞鹰的后面朝南面走去。果然在山坡上躺着一只死了的獐子。

2、一天,公冶长在路上听见鸟互相招呼往清溪食死人肉。不一会,他看见一位老婆婆在路上哭,边哭边说:“我儿子前日出门,至今未回来,恐怕已死了,不知他在什么地方。”公冶长说:“我刚才听到鸟相呼往清溪食肉,恐怕是您的儿子吧。”老婆婆去看,果然发现她儿子的尸体。老婆婆报官,村官问从哪儿知道的,老婆婆说:“是公冶长说的。”村官怀疑公冶长是凶手,理由是,如果不是他做的,他怎么知道尸体在哪?于是将公冶长逮捕入狱。狱吏问他为什么杀人?公冶长说:我没有杀人。狱吏问,“如果你没有杀人,哪怎么知道尸体在哪?”公冶长说:“我懂鸟语,因为鸟群在呼唤去清溪吃人肉”狱吏说:“如果能证明你真的懂鸟语,就放了你,如果不懂,你就等着偿命。”于是,将公冶长下狱了。

后来,公冶长看见一群鸟停在监狱的栅上唧唧喳喳,鸟们在说:“白莲水边有装粮食的车翻了,公牛把角折断,粮食收拾不尽,快去吃吧。”于是公冶长将听到的内容告诉狱吏,狱吏不信,于是派人去看,发现那里果然有装粮食的车翻了。

一天,一只鸟儿在监狱窗上啼叫,它告诉公冶长说齐军正在领着军队侵掠鲁国的边境。公冶长把这件事告知了狱吏,狱吏又告知了国君。鲁国国君虽然不太相信,但是因为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便派人前往,果然不出所料。于是,公冶长从牢狱中放出,并大加赏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