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令】风格切换的风险值得冒——20250929

2025-09-26 21:42:47

科创50,6月份以来的主升浪,没有明显的结束迹象,涨幅也不如去年9月份那波的涨幅大,仍有一定空间。

创业板50,2年均线偏离度已经来到2020年7月的水平,主升浪有机会告一段落,并进入震荡横盘走势或筑顶走势。

综合来看:

科创50,中线仍有反弹空间,而且是较大的空间;

创业板50,中线有一定压力(4月份以来最大涨幅高达102%),但长线震荡上涨或震荡横盘的时间预计很充裕,至少还有12个月,主要就看如何选股。

近3年最烈火烹油的板块就是人工智能,这里选取了通信股(60%权重)和科创板芯片股(40%权重)作为代表:

流通市值合计5.4万亿,“924”以来成交额21万亿,涨幅208%;

走势方面,以“牛短熊长”的传统A股模式为主,2015年以来长时间震荡回调,过去2个月脉冲式暴涨,8年均线偏离度几乎瞬间超过了2015年水平,已经极度疯狂。

现阶段必须坚决回避这类型的股票,是毫无疑问的。但可以押注补涨的板块,从人工智能板块可以向2个板块延伸,一是整个科技板块,二是“新半军”等老牌成长性板块。这种风格切换当然会有风险,切换不成功就是大幅度的调整,但切换成功对整个A股都有利,反倒是机会。反之,如果风格不切换,继续揪着一小撮极端高位的人工智能股票猛涨,风险只会更大。所以这个风格切换的风险是值得冒的,我相信主流的聪明资金迟早也会认识到这一点,或者早就意识到了(千万不要低估这些人的智商)。

科技股,也可以看作“牛短熊长”的传统A股模式:

2007~2014年看作震荡走势,向上突破之后,2015年上半年爆发式上涨;

2016~2025年也是长期震荡走势,现在已经刷新了10年新高,2年均线偏离度也有突破的迹象。

新半军(剔除科创芯片),这里选取新能源(权重50%)、半导体(权重30%)、军工(权重20%),这样新能源不至于一股独大,军工股也不至于存在感过低:

流通市值合计5.3万亿,“924”以来成交17万亿,涨幅71%。流通市值与成交额接近人工智能,但涨幅大幅落后;

走势方面,新半军是A股与美股模式的混合。2005年以来是依托8年均线的长牛走势,这方面堪比美股。但回调期间的跌幅很大,上涨期间的涨速也极快,这又是A股的性格;

新半军目前正在走强,逐渐远离8年均线(同时远离破位风险),参考过去20年的4轮行情,每一次8年均线偏离度的高点都在150以上,现在仅50左右。

自选芯片股,以军工芯片股为主,另加1只存储芯片股和1只功率半导体。前述押注补涨的科技板块和“新半军”板块,其结合部就是芯片股(去除科创芯片),所以主要押注的就是这个结合部,有机会形成共振;

自选芯片股的长线走势一度跌破了8年均线,直到上周,终于开始远离8年均线,远离破位风险。目前8年均线偏离度30,2015年是150,2021年高达300。

消费医药,选取了消费股(60%权重)、医药股(40%权重),这里刻意压低了消费股的权重,尤其是压低酿酒股的权重:

流通市值合计5.7万亿,“924”以来成交12万亿,涨幅25%;

走势方面,1994~2021年依托8年均线,近乎于单边上涨,是跟美股一模一样的模式。而且考察2008年的回调时点,以及2021年以来的回调时点,又可以发现消费医药股与中国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走势一模一样,是上一个时代的产物;

现在消费医药股最大的风险是无法远离8年均线,这是很大的长线破位风险。

自选券商股(某互联网券商股),守住了8年均线并刷新历史新高,长线走势没有任何问题,而且预计会很强;

这个股票的配置思路不是长线补涨,它的长线走势已经强到离谱了,2012年以来比它涨幅大的股票几乎没有,是强者恒强逻辑。而恰恰是中短线比较弱,那多回调一些也很好,说明主升浪还没有来,大概率就还有下一波的中短线主升浪。

自选有色股,包括铝业股和黄金股;

走势已经刷新历史新高,并且8年均线偏离度来到了100,这个数值是不低的。但相比人工智能板块的偏离度200,以及这些有色股2007年达到过的800,又不算很高。但肯定不能用补涨的思维去配置这些有色股,更多还是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去考虑,这些有色股跟A股主流指数并不同步,有利于分散风险。

(看到人工智能的8年均线偏离度200,就癫成这样。那这些有色股2007年偏离度达到800,可想而知当年的A股是怎样牛X)

操作策略,仓位100%=芯片股51%+券商股34%+有色股15%;

自选芯片股启动之后,大概率就不用担心跑不赢创业板50的问题,更多要开始思考什么时候减仓的问题;

如果确定进入主升浪,目前组合大体在类似2020年7月初的时点,应该2~3周(考虑假期是3~4周)之后有一个主升浪的高点,就可以陆续减仓,再往后的行情很可能相对鸡肋。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