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令】“一半清醒一半醉”——20250814

2025-08-13 20:14:19

双创50,此前在0.382与0.5黄金分割位之间集中了大量套牢盘,并使得“924”第1波上涨在这里结束。但是“924”行情显然也冲击了部分套牢筹码,使得这里的阻力已经大为降低。预计这次将以快速拉升的方式,连续升穿0.382和0.5黄金分割位,直接到0.618黄金分割位,还有约18%空间。

“924”以来的行情已持续近1年,脉络开始逐渐清晰,并将进入到下半场。目前来看,本轮行情最为类似2015年行情,也有部分2021年行情的惯性,甚至还有少许2007年行情的延续,当然也会有新的变化。

本轮行情,小盘股明显强于大盘股,显示市场投机力量回升,散户投资者的回归,部分地回到2015年以前的情况,也就是小盘股至少要强于2021年。目前中证1000上涨了69%,要达到2021年的涨幅(+99%),还需要上涨18%,正好与刚才计算的双创50一样;

新的变化,就是小盘股的走势现在不完全是散户和游资说了算,量化基金的话语权已经非常大,量化基金的大量存在会使得小盘股的波动率缩小,从而“加速/减速”、“放量/缩量”等等常见的分析手段没有那么灵敏了,小盘股现在也比较适合观察大的趋势。现在大的趋势就是2015年以来的下跌趋势结束,进入上涨趋势。

券商股,2015年以来,与中证1000走势同步,预计本轮涨幅也会超过2020年(+126%),还有40%空间,券商股的波动明显还是大一些,受量化基金的影响较小;

新的变化,券商股不仅是2015年的强势股,它也是2007年的强势股。而2007年的强势股,现在有转为红利股的迹象。券商股是否也有可能摆脱暴涨暴跌的脉冲走势,形成比较持续的上升趋势,也是值得观察的。

通信股,是2015年的强势股(以及2021年的弱势股),而且它提前了2年左右上涨,涨幅达到254%,2年均线偏离度已经接近90,历史上仅次于2007年和2015年,可以肯定地说,通信股已经进入了疯狂行情。参考2015年的偏离度(150),预计还有40%+的空间。参考2015年的涨幅(+460%),预计还有60%空间。结合起来看,疯狂度不超过2015年的情况下,通信股大约还有40~60%空间;

新的变化。2015年很多股票是纯炒作,没有业绩支撑,更无业绩可持续性。这次通信股至少有业绩支撑,类似2021年的“新半军”。至于通信股的业绩可持续性,这个无法判断,就像2021年新能源虽然也有业绩,也有2060年碳中和之类的宏大叙事(暗示可以炒几十年),但现在新能源也是产能过剩,需要“反内卷”了。

2021年的强势品种,指数层面的代表是创业板50,由机构资金主导,反映了机构资金的崛起,以及阶段性的回落。暂时来讲,创业板50是看反弹行情,目标是0.618黄金分割位,对于创业板50来讲,只剩下8%空间,这个剩余空间很小,同时也就要考虑它是不是反转行情;

新的变化,指数是会进化的,强势板块的权重会越来越大。现在也需要考虑通信股的权重在创业板50里面越来越大,已经有较大影响力,但通信股不属于2021年的强势股。

新能源、半导体(剔除AI芯片)、军工、医药是2021年的强势板块,这个就不会变化了。这些板块就是看反弹,目标是0.618黄金分割位,还剩余23%空间;

新的变化,是“反内卷”,至于效果如何,需要走一步看一步。

2007年的强势品种,要找一个代表性的指数,还得是上证指数。上证指数从2007年的6124点算起,跌了18年,反弹回0.618黄金分割位是4400点,还有20%空间,但显然就不可能1个月达到,理想的情况,预计是明年到;

新的变化。比起2007年,上证指数现在波动很小,大量红利股充斥其中,这种格局短时间也不太可能变化,除非科创板(属于上交所)超快速发展。

2007年的强势股,主要关注银行和有色;

银行股不需要太多预测,重点观察其“反向”属性是否保持。2015年救市,2016~2017年“漂亮50”行情,2021年行情表现极差,以及2022年以来逆势上涨,都反映银行股的“反向”属性;

新的变化。我看是不会有新的变化了,如果有的话,就是将来失去这种“反向”属性,从而一无是处。

有色股(剔除钴锂),近3年同样逆势上涨,表现仅次于通信股,略强于银行股。而且有色股的走势是可预测的,一旦突破过去10多年的平台,很大概率会加速上涨,以2007年以来跌幅的0.618位计算,剩余60%上涨空间,这个空间基本和通信股一样;

新的变化。有色股通常被认为是正儿八经的周期股,但近3年表现得特别像红利股,这是需要观察的。

“众人皆醉我独醒”,结果很可能是在“疯狂”行情里面赚不到钱。“争先恐后、趋之若鹜”,结果又可能无法及时退出,高位套牢;

2015年的时候,一半操作较好(下半年躲过股灾),也有一半做得不好的(上半年没跑赢上证指数),这大概就是“一半清醒一半醉”,为了应对这次行情,准备把持仓拆分开来操作:

有色股14%仓位,是2007年的强势股,2022年以来有化身红利股的倾向,可以持有较长时间,应该要等明年,上证指数再涨20%到4400点,或它本身上涨60%,再考虑减仓;

券商股32%仓位,是2015年的强势股,沉寂蓄势10年(这是指整个券商板块),本质上与小盘股和通信股是一样的,现在这种情况可以考虑押注“疯狂”行情;

芯片股53%仓位,是2021年的强势股,也是现阶段的弱势股,但有较大的补涨空间(约50%),这里的操作将成为重点。2015年躲过股灾的一个辅助判断,就是当时也是做补涨股,结果程序筛了一遍,发现2000多只股票里面只选出1只超跌股,也就是几乎所有股票都不在低位,没有什么可以补涨的股票,说明弱势股补涨完毕的时候,对整个市场也是个敏感时点。

如果这次是弱势行情,那就以补涨股(芯片股)作为主力。但目前看来,行情有“疯狂”的迹象,那就以强势股作为主力(券商、有色):

“一半醉”,这次有14%仓位的有色股会持有较长时间(到明年),不太可能会踏空。还有32%仓位的券商股,在比较“疯狂”的行情里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相当于使用了杠杆,这32%仓位相当于64%其它一般的股票。这样基本上就应该不会跑输主流指数了;

“一半清醒”,持有的53%芯片股,就不作为进攻主力了,可以防守反击,谨慎地操作,等待补涨(50%潜在补涨空间本来也很大),然后逐步减仓(不涨自然就不减,这块不是单纯防守,要保持反击能力)。至于减仓出来的资金做何用,就可以到时候看实际情况。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