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令】周一策略——20250728

2025-07-25 19:42:39

科创50,短线大幅度补涨,科创50其实可以认为是6月23日见底的,上涨仅持续了1个月,这是有优势的。长线,仍然是超跌反弹的逻辑,针对过去5年大幅下跌的反弹;

中证500,短线非常强,但短线是4月9日见底的,反弹了近4个月,这是不利的。长线,很可能不是反弹逻辑,而是要刷新2021年高点的,并结束过去10年的下跌趋势。

成长股现在有2条路线,一条是以人工智能为主的科技股路线,另一条是偏向于实体经济的"新半军"路线;

近5年,这2条路线的分化极为严重,几乎是反着走的:

2020~2022年,大体是新半军上涨,科技股下跌;

2022~2025年,大体是新半军下跌,科技股上涨。

不过"924"以来,这2条线路也有同步上涨的迹象:

科技股走势主打“强者恒强”,提升市场的投机氛围;

新半军走势则是“超跌反弹”,同时反映实体经济的适度复苏。

如果这2条线路能够保持同步上涨,可以称之为完美的行情了。

科技股内部,也还是有一些分化:

2022~2024年,通信股强于半导体,反映通信股受益于“英伟达概念”,以及半导体板块在2021年的超涨;

"924"以来,半导体强于通信股,反映国内政策的大转向,以及半导体板块在2024年的超跌,包括通信股在2024年也有超涨的嫌疑。

当然,4月份以来,通信股再次跟着英伟达大涨,往好的方面看,它提振了科技股的走势,有利于促成前述的“完美行情”。坏的方面就是,多少有一点仰仗美国人鼻息的隐患,最近的,4月初受关税影响,通信股暴跌(几乎跌破"924"低点)。比较远的,2018年中兴和2019年华为断供事件,仍历历在目。

新半军内部,是相对同步的,尤其是军工股和新能源,它们同属于工业股,现在有比较明显的加速上涨迹象;

非人工智能半导体,包括军用芯片、车用芯片、手机芯片等等,跟实体经济息息相关,基本上没有什么投机炒作空间,甚至部分中低端芯片还有产能过剩的问题。所以,现在的主要逻辑应该是博弈大幅度的超跌反弹, 以及基本面的适度复苏。

港股指数近2年较强,但很大程度是部分金融股、新消费等等带动,而一些科技股,尤其是老牌的平台型科技股,并不算强势;

这些平台型科技股,很大程度上已经是消费股,而消费是直接反映宏观基本面情况的,也就是过去4年这个样子。而且由于这部分港股是提前了2年开始上涨的,反弹力度并不强,以至于我对A股消费股,乃至于沪深300的反弹预期都不是很高。

银行股上周大跌近3%,但市场整体则走势很强。关于银行股近2年的反向走势,我认为跟美股、港股有区别:

美股甚至港股走强,是近年A股走弱的直接原因之一,它们实质性地从A股市场吸血,直接导致A股走弱;

银行股走强,只是单纯反映A股在走弱,银行股走强不是A股走弱的原因,而是A股走弱的结果。

券商股上周大涨近5%,显然它还是"牛市旗手",与A股走势是完全同步的。但券商股更多反映市场的投机氛围,而不是基本面,也就是与科技股的走势更加相关。

有色股(剔除钴锂)的走势与能源股相对更同步,而且有一定的逆势上涨属性:

能源股有红利股属性,逆势上涨有暗示宏观基本面不行的意味;

有色股(剔除钴锂),显然不是红利股,其上涨有暗示经济复苏的意味,尤其是通货膨胀上升。

有色股(包括钴锂),现在则是低位向上突破,是超跌反弹的逻辑,当然主要就是反映了新能源的超跌反弹,也是暗示基本面复苏。

操作策略,仓位100%=芯片股52%+券商股33%+有色股14%;

科创50的补涨,看来会有一些持续性,反弹才1个月,除非市场整体出现较大回调,比如中证500回调10%,这也是合理的,因为中证500反弹了快4个月;

科技股、券商股,其上涨会反映市场投机氛围浓厚;

新半军、消费股、港股科技股、有色股,其上涨会反映经济基本面的适度复苏或通货膨胀;

银行股、能源股,具有红利股属性,其上涨很可能是A股弱势的结果,而不是A股弱势的原因。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