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50,回踩了200天均线,现在的主要策略就是押注“924”行情的第2波,这是最起码的且必要的。
港股科技股,是2022年提前见底的,也是提前上涨的,可以作为一种预演。
假设以港股为主要投资对象:
2025年1月回踩200天均线的时候,不需要考虑太多因素,直接加仓(类似现在的A股科创板,不用太多考虑,直接加仓);
理论上3月份冲上去以后是需要减仓做波段的(下半年科创板如果冲高,也需要减仓);
3月份冲高回落之后,4月份是否加仓,以及这次再度回踩200天均线的话,是否加仓,那就要综合考虑了(同理,如果科创板下半年有一次冲高,再回落之后是否要加仓,也是要综合考虑到时的实际情况后再行动)。
2022年10月以来,考虑分红,且统一以人民币计价,黄金上涨了95%,美股科技股上涨91%,A股银行股上涨78%,港股科技股上涨65%;
即使以这些品种为主要投资对象的投资者,这时都应该考虑适当地收敛。以A股投资为主的话,就更不用说,没有太多必要配置这些品种,在A股成长股行情里面,这些品种显然不具备“直道超车”的能力(因为它们多数都不是A股)。甚至由于位置过高,连“避险”的功能都可能失去,这里的位置过高,不单指近2年,而是过去20年,甚至过去200年(美股)。
跟科创50走势最接近的自然是芯片股和科技股,都在回踩200天均线,也是下一波行情最值得看好的成长股。
券商股,从2015年行情、2020年行情和”924“第1波来看,基本上可以说,科技股强,券商股就强,反之就弱;
这样券商股的地位就略显尴尬,需要看科技股的脸色:
2013~2015年行情,券商股虽然最终是强势股,但前半段是大幅落后的,等到科技股已经涨幅不小,券商股2014年底才开始大幅度补涨;
2019~2020年行情,科技股走势疲弱,券商股干脆从头到尾就没什么行情,而且还是2019年科技股先涨,券商股2020年补涨。
现在如果投资纯粹的券商股,需要做好一些准备:
1、较大概率的,这次科技股会走强,但不排除要等到科技股涨到一定的程度,券商股才会涨。近7个月,也确实是科技股抗跌,券商股大幅下跌的格局,券商股明显落后于科技股了;
2、较小概率的,这次科技股不强,从而券商股也不强。
相对来讲,互联网券商股会更有优势,既有券商股属性,又有科技股属性,还有大盘成长股属性。
有色股近年也是在逆势上涨,2022年10月以来有色股上涨了66%,还略高于同期港股互联网板块的涨幅(+65%);
但为什么有色股值得看好,而银行股、美股、港股、黄金需要回避。那是因为有色股大幅度低于2007年的历史高点,是长期超跌的板块,而且现在有机会向上突破过去10余年的低位震荡走势;
突破之后,上涨目标大概率是2007年高点,重点是要关注上涨速度,如果速度很快,就需要做波段。如果速度较慢,跟过去几年区别不大的话,那就可以持有不动。
操作策略,仓位100%=芯片股53%+某互联网券商股32%+有色股15%;
现阶段,各类资产可以划分成几方:
A股成长股和券商股等等,可以作为一方,是A股市场的正向风向标;
黄金、A股有色股等等,可以作为中间方;
港股,就已经略微偏向另一方了,一是因为它2022年10月就提前在上涨,二是因为今年港股对A股有明显的“吸血”效应;
美股,基本上就可以作为另一方了,2022年以来美股和A股几乎就是反着走的,国际市场上一度流行所谓“ABC”,anything
but China(投资什么都行除了中国)。现在,美国例外论仍然是主基调,虽然裂痕已经出现;
A股银行股,吊诡的是,它几乎比美股更加适合作为A股的反向指标,可以算是千古奇谈了。
我认为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站在正确的一方。
【阿令】站在正确的一方——20250623
科创50,回踩了200天均线,现在的主要策略就是押注“924”行情的第2波,这是最起码的且必要的。
港股科技股,是2022年提前见底的,也是提前上涨的,可以作为一种预演。
假设以港股为主要投资对象:
2025年1月回踩200天均线的时候,不需要考虑太多因素,直接加仓(类似现在的A股科创板,不用太多考虑,直接加仓);
理论上3月份冲上去以后是需要减仓做波段的(下半年科创板如果冲高,也需要减仓);
3月份冲高回落之后,4月份是否加仓,以及这次再度回踩200天均线的话,是否加仓,那就要综合考虑了(同理,如果科创板下半年有一次冲高,再回落之后是否要加仓,也是要综合考虑到时的实际情况后再行动)。
2022年10月以来,考虑分红,且统一以人民币计价,黄金上涨了95%,美股科技股上涨91%,A股银行股上涨78%,港股科技股上涨65%;
即使以这些品种为主要投资对象的投资者,这时都应该考虑适当地收敛。以A股投资为主的话,就更不用说,没有太多必要配置这些品种,在A股成长股行情里面,这些品种显然不具备“直道超车”的能力(因为它们多数都不是A股)。甚至由于位置过高,连“避险”的功能都可能失去,这里的位置过高,不单指近2年,而是过去20年,甚至过去200年(美股)。
跟科创50走势最接近的自然是芯片股和科技股,都在回踩200天均线,也是下一波行情最值得看好的成长股。
券商股,从2015年行情、2020年行情和”924“第1波来看,基本上可以说,科技股强,券商股就强,反之就弱;
这样券商股的地位就略显尴尬,需要看科技股的脸色:
2013~2015年行情,券商股虽然最终是强势股,但前半段是大幅落后的,等到科技股已经涨幅不小,券商股2014年底才开始大幅度补涨;
2019~2020年行情,科技股走势疲弱,券商股干脆从头到尾就没什么行情,而且还是2019年科技股先涨,券商股2020年补涨。
现在如果投资纯粹的券商股,需要做好一些准备:
1、较大概率的,这次科技股会走强,但不排除要等到科技股涨到一定的程度,券商股才会涨。近7个月,也确实是科技股抗跌,券商股大幅下跌的格局,券商股明显落后于科技股了;
2、较小概率的,这次科技股不强,从而券商股也不强。
相对来讲,互联网券商股会更有优势,既有券商股属性,又有科技股属性,还有大盘成长股属性。
有色股近年也是在逆势上涨,2022年10月以来有色股上涨了66%,还略高于同期港股互联网板块的涨幅(+65%);
但为什么有色股值得看好,而银行股、美股、港股、黄金需要回避。那是因为有色股大幅度低于2007年的历史高点,是长期超跌的板块,而且现在有机会向上突破过去10余年的低位震荡走势;
突破之后,上涨目标大概率是2007年高点,重点是要关注上涨速度,如果速度很快,就需要做波段。如果速度较慢,跟过去几年区别不大的话,那就可以持有不动。
操作策略,仓位100%=芯片股53%+某互联网券商股32%+有色股15%;
现阶段,各类资产可以划分成几方:
A股成长股和券商股等等,可以作为一方,是A股市场的正向风向标;
黄金、A股有色股等等,可以作为中间方;
港股,就已经略微偏向另一方了,一是因为它2022年10月就提前在上涨,二是因为今年港股对A股有明显的“吸血”效应;
美股,基本上就可以作为另一方了,2022年以来美股和A股几乎就是反着走的,国际市场上一度流行所谓“ABC”,anything but China(投资什么都行除了中国)。现在,美国例外论仍然是主基调,虽然裂痕已经出现;
A股银行股,吊诡的是,它几乎比美股更加适合作为A股的反向指标,可以算是千古奇谈了。
我认为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站在正确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