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令】周五策略——20250516

2025-05-15 22:58:31

科创50,超短线,5月7日就开始调整,第1小波反弹结束,但预计4月7日以来的整个反弹并未结束,还有第2小波、第3小波反弹;

中证500,4月份以来的最大反弹幅度是14%,如果反弹级别类似2024年2月和“924”(分别反弹32%和49%),那么本轮反弹显然就没有结束;

如果4月份的反弹级别不如2024年2月和“924”,那就说明还需要二次探底,但这个概率并不大。

深成指,已经有34年的历史,观察近30年的4波大行情,1996年、2005年、2014年和2019年:

前3波行情,1996年、2005年和2014年,间隔大约在10年左右。突破3年均线之后,波动率快速放大,也就是急涨行情;

第4波行情,即最近的2019年行情,首先跟2014年就只间隔了5年,其次波动率没有放大,更接近一波反弹行情,类似2009年那种。从直观感受来讲,相当一部分个人投资者应该没有在2019年那一波行情赚到钱,甚至很多个人投资者压根就没有参与(当时仍然沉浸在2015年股灾造成的震撼当中)。

现在2025年,首先务实的角度,先突破3年均线再说,总之先来一波行情,就算是2019年这种反弹行情也非常不错了。这是一个前提,不然连行情都没有,还去分析行情是大,还是小,哪些板块会领涨,压根就没有意义;

其次,重点就要看波动率,波动率一旦放大,就是类似1996年、2005年和2014年那种10年一遇的行情。现在已经间隔了11年,而且得益于“924”暴涨,波动率确实有放大的迹象。

就个人观点来讲:

1、认为2025年这波行情不会差于2019年,至少是较强的反弹以及局部的牛市。2019年是新半军、消费医药和大盘股领涨,由公募基金主导行情。这次很可能是科技股、券商股和小微盘股领涨,个人投资者将一定程度地恢复2015年股灾中失去的能量和信心,这次将部分地主导行情;

2、波动率方面,观察深成指整个34年的走势,波动率是越来越小的,包括2015年所谓“异常波动”,也不如2008年金融危机的波动大。但是,波动率显然不会缩小到零,更不可能为负,2019年这波低波动率的上涨,虽然在成熟度很高的美股很常见,但A股的成熟度显然还没有那么高,对A股很可能是阶段性的极限了,物极必反,2025年这波行情的波动率大概率要高于2019年(但小于2015年及以前,因为波动率在趋势性缩小)。

其实,发动行情以及波动率放大与否,重点都是看个人投资者的能量和信心是否恢复,股灾已经过去10年,应该翻篇了。

最能反映个人投资者信心的板块就是券商股,券商股已经突破了过去6个月的下跌趋势,现在重点观察反弹力度和成交额。

科技股同样可以反映个人投资者的信心,A股的科技股现在主要又分成人工智能和芯片2个细分板块;

人工智能,1月份DeepSeek横空出世,人工智能板块走出一波上涨,当然合情合理。但仔细观察2月份以后的走势,先是一波跌幅达到29%的下跌,几乎是所有板块里面跌幅最大的。然后,最近1个月的反弹,大约收回一半的跌幅,没有很明显地扭转颓势。说明人工智能板块的炒作,有阶段性歇火的迹象。

芯片股,整体与人工智能板块有一定相似,包括一些成分股也是重合的。但从细节来看,还是有区别,1月份DeepSeek行情芯片股炒作得没有那么厉害,2月份以来芯片股回调幅度也略小(-22%),近1个月的反弹收复了2/3的跌幅,整个都是比较强势的。

从2022年10月ChatGPT行情,到2025年2月DeepSeek行情,2年多时间,人工智能板块的涨幅约80%,芯片板块的涨幅约50%,人工智能板块更直接地受益。2025年,如果是个人投资者主导的科技股行情,应该是可以考虑芯片板块会强于人工智能板块的。

工业股里面有2个活跃的板块,军工股和电动车板块:

军工股还是比较明显受个人投资者青睐的,远的有2015年的军工股爆炒行情,近的有印巴空战的炒作;

军工股从走势来讲,也有一些比较明显的优势,首先它2024年2月就明显见底了,其次也比较明显地突破了过去半年的下跌趋势。

电动车板块,主要还是由公募基金在主导行情,这从2021年的行情里面就能够明显地看出来;

走势来讲,电动车板块显然没有在2024年2月见底,它2024年9月又创了新低。然后今年3月份倒栽葱的跌法,又显示出受关税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总之,就军工股和电动车板块来讲,军工股是更有优势的。

酿酒板块,明显是公募基金和外资机构主导,去年9月份大幅创了新低,现在的走势可以说毫无亮点。

医药板块,跟酿酒板块走势很像,但明显更强。首先医药股去年9月没有创新低,其次今年医药股涨5%/酿酒股跌2%。医药股相对来讲,科技含量更高,会有一些个人投资者的参与,有一定的投机属性。

能源股和有色股,近3年分化严重,2024年2月以来,是有色股走强,能源股逆势下跌。相对来讲,个人投资者也会更偏好有色板块多于能源板块。

总的来讲,“924”以来,或2024年2月以来,科技股>工业股>消费股,以及细分板块里面,军工股>电动车,医药股>酿酒股,有色股>能源股,都是个人投资者偏好的板块更强,可以反映一个趋势,就是个人投资者已经在恢复力量。

但看起来,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外”,就是银行股很强,银行股不是个人投资者偏好的板块。

这可以从2方面去看:

1、银行股走强本身,很大程度是“国家队”在主导,这个时间段走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国家队”的定位是类平准基金,操作手法是,市场偏离到极端低位的时候,通过持续的买入来(合法地)干预市场,其目的就是“引导”包括个人投资者在内的投资者进入股市。但是,市场回归正常后,“国家队”大概率就不会这么大力度买入了,市场偏高的时候,甚至会卖出;

2、银行股走强本身不是问题,但近6个月,银行股比券商股还强,就会是阶段性的“问题”,说明个人投资者不买账,银行股拉上天也不管用。去年9月~11月,券商股强于银行股,那个行情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未来12个月,哪怕银行股再涨50%都不是问题,只要券商股涨100%就行。

操作策略,仓位100%=芯片股53%+券商股32%+有色股15%;

今天加仓了券商股,然后就是继续观望了,随行就市操作;

今年一项重要的计划就是,准备在“924”行情的第2波走完之后,进行适当的高抛操作。这种操作已经很多年没有做过,2015年以前是经常这样操作的。这里需要一些应变的措施,主要是2种情况:

1、“924”行情的第2波,比预期迟,洗掉更多的不坚定筹码,这是有可能的,比如2019年1季度大涨之后,2019年4月~2020年3月是持续长达11个月的调整洗盘。这种情况,主要就是坚定地看好,确信“924”行情会有第2波,同时可以利用这种长时间震荡,提前寻找出强势的板块;

2、“924”行情的第2波,比预期强,也就是高抛操作变成了踏空操作,这也是有可能的,尤其是个人投资者接管了行情主导权的话。这个就到时候再看,可以先高抛,然后该追高,就还是追回来就是。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