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令】周一策略——20250519

2025-05-16 16:58:55

上证指数:

1990~2007年,从最低点95点,涨到最高点6124点,主要依靠炸裂的宏观基本面,几乎各行各业都赚钱,尤其以金融、地产、基建、资源等实体经济为代表;

2007~2024年,从最高点6124点,跌到“924”的低点2689点,个人认为主要原因就是宏观基本面疲弱。从而局部行业的基本面变得重要,这个阶段的领涨行业是消费、医药、科技、新能源等;

现在的情况,近2年传统行业又开始大幅度上涨,尤其是银行股、石油石化煤炭这些,但可以看到,即使银行股批量创历史新高,大盘却几乎没有表现,这在2007年是不可想象的。说明传统行业在股市的影响力已经很弱,现在是消费、医药、科技、新能源等行业才能决定股市的走向;

未来的情况,比如2024~2041年(这是简单推算的,都取17年为一个周期),大盘应该会刷新6124点高点,宏观基本面复苏,但不会像1990~2007年的宏观基本面那么强,而且消费、医药、科技、新能源等行业,将代表宏观基本面。

研究回顾2007~2024年的趋势,以及分析未来的趋势,可以选取特征鲜明,大盘成长型的指数,而且最好将分红也加入考虑;

深证100指数,成分股有消费29%、科技25%、工业(新能源为主)22%、医药8%,这几个行业合计占80%以上,而且它的成分股是深交所最大盘的100只股票,是可以代表未来趋势的;

深证100在2021年创了历史新高,证明它是最强的指数之一。现在主要关注是否突破3年均线,其次关注上涨的速度和波动率。

研究趋势和基本面的时候,最好选深证100、创业板50、科创50等大盘成长型的指数。但研究结构、资金面、波动率等等跟交易更相关的,反而适合用特征不鲜明,而且非大盘的指数,比如中证500指数。中证500的权重板块,除了金融股比较少,其它板块几乎都有,而且很平均,基本面方面没什么特色;

资金面来讲,因为中证500是中盘股,它不是“国家队”的主要干预对象,也不是量化基金的活跃领域,而且中证500的成分股数量始终是500只,也就是不受IPO大扩容的影响,总之,中证500反映的资金面变化几乎没有失真,而且偏向于反映个人投资者的资金面变化。“924”以来的34周,累计成交额已经超过了2015年(取最大的34周),也是历史最高成交额,这就是个人投资者力量恢复的最好证据;

波动率方面,还没有起来,等突破了3年均线之后再看。

长线股,目前选了军工芯片股、互联网券商股、铝业股、黄金股,合计60%仓位;

走势方面,2024年回踩了8年均线,与2008年的情况类似。2008~2010年,2年上涨了602%,这次的上涨周期预计是2024~2026年,涨幅砍一半,有机会300%左右;

资金面,近34周的成交额已经大幅度超过了2015年和2021年,量能完全没有问题。

现在对这些股票的走势和基本面都不担心,主要考虑的反而是2026年要如何减仓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对长线策略的进攻和防守进行平衡的问题。

反正今年先拿出20%仓位做中线的高抛低吸,2026年有可能增加高抛低吸的仓位,到时候再说,主要看波动率是不是很大;

中线股,“924”第1波反弹了106%,假设现在是第2波,目前只反弹了16%,显然不成比例,完全不可能考虑减仓。参考2018年10月的第1波上涨是81%,2020年2月的第2波上涨是176%,虽然这2波上涨的间隔确实远了一点,长达16个月(期间有几次假突破),但有176%这种程度的涨幅,显然就是值得等的(所以,为了等待有价值,长线股一定要选足够“猛”的)。

短线股,目前配置了芯片股和券商股。短线股和中线股现在都是押注“924”的第2波,区别只是,中线股在用原有的长线股高抛低吸,通常不换股。短线股是另外选股的,会不断换股;

短线股“924”第1波反弹112%,第2波目前只反弹了25%,也是不会考虑高抛的。但与中线股不同的是,短线股是追涨杀跌的,也就是短线股存在杀跌的可能,如果4月9日不是“924”第2波起点的话。

操作策略,仓位100%=芯片股53%+券商股32%+有色股15%;

长中短线策略,前面都讲得差不多了,现在就是观望:

如果4月份是“924”第2波起点,那就等着中线仓位在高点的减仓机会,高点多半要等到下半年,3季度的概率比较大;

如果4月份不是“924”第2波起点,那短线仓位存在杀跌减仓的可能,但中线继续等“924”第2波的起点,不会有变化。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