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500,4月9日以来的反弹,始终存在上涨速度偏慢,成交额偏低的问题,目前看来,这2个问题在突破去年10月份或11月份高点之前,不会有明显改善。
甚至,不排除突破之后,都不一定会改善,比如2020年1月,当时创出阶段性新高,但上涨速度很慢,成交额不高,很快就再次调整;
现在沪深300还剩余7%反弹空间,将会刷新去年11月份高点,到时再看(速度和成交额)。
2020年1月,当时创业板50率先创出阶段性新高,而且上涨速度很快,成交额也大,提供了确定性,实际上的结果就是,整个2019~2021年牛市,创业板50都是领涨指数;
但这一次,创业板50过去7个月的调整幅度过于大,率先刷新去年10月份高点的概率就很低了(至少还差20%以上)。
科创50,是有机会率先刷新去年高点的指数之一,只差10%多一点,主要的原因是过去7个月相对抗跌。
当然,上证50指数过去7个月更加抗跌;
前述创业板50和科创50,谁先创新高,谁就强一些,但不代表另一个就不涨,最多是一个涨得略多/略早,另一个涨得略少/略迟;
但上证50就不一样了,2017年6月,上证50率先走强,结果是只有上证50在上涨,其余成长型和小微盘指数是暴跌的,所谓“漂亮50”行情的本质是2015~2018年熊市期间的阶段性反弹而已。
2017年6月上证50走强,发动了所谓“漂亮50”行情,中证2000代表的微盘股直接就是暴跌,标准的主跌浪级别;
但是近7个月,中证2000不仅没有暴跌,甚至略有逆势上涨,走势比上证50还要强,所以这次复制2017年“漂亮50”行情的概率就不是很大了。
券商股今天向上突破,中线可以适当关注,其反弹/上涨级别大致可参考:
低档,参考2020年1月,当时涨幅仅23%,甚至没有创出阶段性新高,只是反弹,可操作性不强。这是一种风险,现在也不能排除这个风险,尤其考虑现在两市成交额是偏低的(不足1.5万亿);
中档,参考2020年7月,当时是第2波上涨,涨幅是第1波的约0.618倍。这次就是“924”的第2波,按0.618倍计算,约50%涨幅(剩余约30%),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高档,参考2015年,极致的资金面推动型行情,不用多说,经历过的都懂。
2020年1月,市场整体还只是弱反弹,但芯片股不仅快速上涨,甚至直接刷新了当时的历史高点,这就是非常强势的表现;
这一次,芯片股也很有机会率先刷新阶段性高点,甚至不排除刷新2021年的历史高点。最近1个月,芯片股逆势微跌了0.3%,某种程度上,与关税形势有关,而且是反向相关,芯片股更体现“反制“、”安全”的属性。但芯片股的中线和长线走势如此之强,恰恰也反映了,中期和长期的维度,“反制”、“安全”才是主旋律。
当然,不考虑2017年那种所谓“漂亮50”行情,只有一小撮股票在涨。如果是一波正儿八经的行情,比如2019~2021年那种,肯定不止一个板块会涨。芯片股虽然在2019年底/2020年初率先走强,但实际上2020年2月之后就不太行了,军工、电动车、消费、医药等等紧跟着就起来了。
军工股,2020年1月是弱势板块(当时几乎没有什么反弹),但不妨碍它在2020年7月出现大爆发。押注一波大行情的情况下,必要的耐心也是不可缺少的;
但不是说这次军工股也会滞后上涨,它中线和短线是比较明显在走强的。军工股显然也是“反制”、“安全”的属性,而且更加纯粹。
铝业股,2020年1月的反弹不仅弱,而且2020年5月直接创了新低;
这次铝业股明显还是比2020年强,至少没有创新低,而且距离去年11月份的高点并不算远。铝业股则明显是跟关税形势正向相关的,肯定不属于“反制”、“安全”属性了。但长期来看,铝业股属于“做好自己的事情”那一部分(中国铝产销量占全球60%),是更根本的。
黄金股,2020年1月属于提前抢跑的板块,但最终不是强势板块;
这次黄金股也有抢跑现象,上个月已经刷新了去年高点。黄金股这次单纯只是抢跑,还是真正强者恒强,那只有等行情结束再回头看才知道了,这就是做投资的难点;
黄金股显然是“反制”、“安全”属性,符合长期看好的方向。
港股互联网板块,一方面值得看好且方便交易(通过ETF或港股通),另一方面港股的影响力正在增加;
2020年1月,港股互联网板块是提前上涨的,而且在2019~2021年行情强者恒强。这一次也是提前上涨了(受益于今年1月的DeepSeek横空出世),同样有几率强者恒强。
美股现在也能通过ETF交易,虽然不算很方便(不能选择个股),但交易的障碍已经不算大;
不过从美股的走势来看,短线快速反弹后有一定的见顶风险,以目前的形势看,应该不会有类似1月~4月的急跌走势。
长线,关注美股与A股的相对走势:
2015~2024年,明显是美股更强,持续长达9年。尤其是2023~2024年,美股大涨,A股大跌;
2024年“924”以来,则有反转的迹象,甚至有美股跌,A股涨的迹象。
操作策略,仓位95%=芯片股53%+券商股28%+有色股15%;
短线仓位15%,计划加仓券商股,正常来讲,是押注前述券商股的“中档”目标,即启动“924”行情的第2波,由于券商股与市场整体极大概率是同步的,同时就预测市场整体也是“924”的第2波;
中线仓位20%,计划在“924”第2波上涨到最低目标的时候,陆续减仓;
长线仓位60%,大概率今年不会减仓,而且大概率也不会换股(某军工芯片股30%+某互联网券商股20%+铝业股5%+黄金股5%)。
【阿令】周四策略——20250515
中证500,4月9日以来的反弹,始终存在上涨速度偏慢,成交额偏低的问题,目前看来,这2个问题在突破去年10月份或11月份高点之前,不会有明显改善。
甚至,不排除突破之后,都不一定会改善,比如2020年1月,当时创出阶段性新高,但上涨速度很慢,成交额不高,很快就再次调整;
现在沪深300还剩余7%反弹空间,将会刷新去年11月份高点,到时再看(速度和成交额)。
2020年1月,当时创业板50率先创出阶段性新高,而且上涨速度很快,成交额也大,提供了确定性,实际上的结果就是,整个2019~2021年牛市,创业板50都是领涨指数;
但这一次,创业板50过去7个月的调整幅度过于大,率先刷新去年10月份高点的概率就很低了(至少还差20%以上)。
科创50,是有机会率先刷新去年高点的指数之一,只差10%多一点,主要的原因是过去7个月相对抗跌。
当然,上证50指数过去7个月更加抗跌;
前述创业板50和科创50,谁先创新高,谁就强一些,但不代表另一个就不涨,最多是一个涨得略多/略早,另一个涨得略少/略迟;
但上证50就不一样了,2017年6月,上证50率先走强,结果是只有上证50在上涨,其余成长型和小微盘指数是暴跌的,所谓“漂亮50”行情的本质是2015~2018年熊市期间的阶段性反弹而已。
2017年6月上证50走强,发动了所谓“漂亮50”行情,中证2000代表的微盘股直接就是暴跌,标准的主跌浪级别;
但是近7个月,中证2000不仅没有暴跌,甚至略有逆势上涨,走势比上证50还要强,所以这次复制2017年“漂亮50”行情的概率就不是很大了。
券商股今天向上突破,中线可以适当关注,其反弹/上涨级别大致可参考:
低档,参考2020年1月,当时涨幅仅23%,甚至没有创出阶段性新高,只是反弹,可操作性不强。这是一种风险,现在也不能排除这个风险,尤其考虑现在两市成交额是偏低的(不足1.5万亿);
中档,参考2020年7月,当时是第2波上涨,涨幅是第1波的约0.618倍。这次就是“924”的第2波,按0.618倍计算,约50%涨幅(剩余约30%),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高档,参考2015年,极致的资金面推动型行情,不用多说,经历过的都懂。
2020年1月,市场整体还只是弱反弹,但芯片股不仅快速上涨,甚至直接刷新了当时的历史高点,这就是非常强势的表现;
这一次,芯片股也很有机会率先刷新阶段性高点,甚至不排除刷新2021年的历史高点。最近1个月,芯片股逆势微跌了0.3%,某种程度上,与关税形势有关,而且是反向相关,芯片股更体现“反制“、”安全”的属性。但芯片股的中线和长线走势如此之强,恰恰也反映了,中期和长期的维度,“反制”、“安全”才是主旋律。
当然,不考虑2017年那种所谓“漂亮50”行情,只有一小撮股票在涨。如果是一波正儿八经的行情,比如2019~2021年那种,肯定不止一个板块会涨。芯片股虽然在2019年底/2020年初率先走强,但实际上2020年2月之后就不太行了,军工、电动车、消费、医药等等紧跟着就起来了。
军工股,2020年1月是弱势板块(当时几乎没有什么反弹),但不妨碍它在2020年7月出现大爆发。押注一波大行情的情况下,必要的耐心也是不可缺少的;
但不是说这次军工股也会滞后上涨,它中线和短线是比较明显在走强的。军工股显然也是“反制”、“安全”的属性,而且更加纯粹。
铝业股,2020年1月的反弹不仅弱,而且2020年5月直接创了新低;
这次铝业股明显还是比2020年强,至少没有创新低,而且距离去年11月份的高点并不算远。铝业股则明显是跟关税形势正向相关的,肯定不属于“反制”、“安全”属性了。但长期来看,铝业股属于“做好自己的事情”那一部分(中国铝产销量占全球60%),是更根本的。
黄金股,2020年1月属于提前抢跑的板块,但最终不是强势板块;
这次黄金股也有抢跑现象,上个月已经刷新了去年高点。黄金股这次单纯只是抢跑,还是真正强者恒强,那只有等行情结束再回头看才知道了,这就是做投资的难点;
黄金股显然是“反制”、“安全”属性,符合长期看好的方向。
港股互联网板块,一方面值得看好且方便交易(通过ETF或港股通),另一方面港股的影响力正在增加;
2020年1月,港股互联网板块是提前上涨的,而且在2019~2021年行情强者恒强。这一次也是提前上涨了(受益于今年1月的DeepSeek横空出世),同样有几率强者恒强。
美股现在也能通过ETF交易,虽然不算很方便(不能选择个股),但交易的障碍已经不算大;
不过从美股的走势来看,短线快速反弹后有一定的见顶风险,以目前的形势看,应该不会有类似1月~4月的急跌走势。
长线,关注美股与A股的相对走势:
2015~2024年,明显是美股更强,持续长达9年。尤其是2023~2024年,美股大涨,A股大跌;
2024年“924”以来,则有反转的迹象,甚至有美股跌,A股涨的迹象。
操作策略,仓位95%=芯片股53%+券商股28%+有色股15%;
短线仓位15%,计划加仓券商股,正常来讲,是押注前述券商股的“中档”目标,即启动“924”行情的第2波,由于券商股与市场整体极大概率是同步的,同时就预测市场整体也是“924”的第2波;
中线仓位20%,计划在“924”第2波上涨到最低目标的时候,陆续减仓;
长线仓位60%,大概率今年不会减仓,而且大概率也不会换股(某军工芯片股30%+某互联网券商股20%+铝业股5%+黄金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