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令】周一策略——20250324

2025-03-21 22:10:34

上证指数,1月13日以来的第1阶段上涨有可能结束,观察回调力度(目前-83点),主要是对比12月10日~1月13日的2小波下跌(-148点和-278点)。

深证综指,波动率已经处于低位,预计波动率将会放大,也就是会出现暴涨暴跌。

2024年2月,当时处于下跌趋势,跌破关键点位后加速下跌,波动率顺势放大。这次如果出现类似的情况,突破去年10月高点后,会加速上涨,波动率也会顺势放大;

2024年9月,当时是反转走势,持续慢速下跌之后,快速反转向上,波动率放大。这次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持续慢速上涨后转为快速下跌,同时也可以确认去年10月以来的回调持续到了现在;

还有一种更复杂的情况,就是2020年2月疫情期间,先暴跌,再暴涨,然后又暴跌,波动率同样放大。

创业板50,本轮提前回调,已经回调了21个交易日,快的话,预计本周三前后就见底;

观察本轮回调,21个交易日仅下跌了6%。对比前2轮回调,12个交易日回调14%,24个交易日回调18%。本轮回调的速度明显慢,幅度也明显小,预计回调结束后,会是一轮创阶段性新高的上涨。近1个月的调整,更类似去年3月18日~4月22日的调整(24个交易日回调10%),但当时回调结束后的二次反弹没有创新高,这次预计会更强,甚至可能是主升浪。

今天暂时不分析一贯看好的新半军、券商、有色等等板块,转而关注人工智能、红利股、微盘股、黄金、港股、美股等等,观察是否有可交易的机会。

人工智能板块,长线走势突破了2015年高点,而且是历史天量。横有多长竖有多高,人工智能板块长线走势是很强的;

主要问题之一,是2022年以来的上涨时间过长,这个短时间内无法解决,除非冒一定的风险,将上涨起点算作2024年2月;

另一个问题是2024年2月以来的涨幅过大,解决的办法就是等一波中等级别的回调,类似2024年4月~9月,持续6个月,跌幅24%。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重要的细分方向之一;

这个板块可以把上涨的起点算在2024年8月,问题不大的。而近半年涨幅过大的问题,就是等一波回调即可;

这个板块主要的问题是基本面差到一塌糊涂,只适合短炒,不适合长线持有,要跟游资正面竞争。

智能汽车,是人工智能另一个重要细分方向;

走势与电动车板块几乎一样,实际上成分股大多数也是电动车板块的。低点显然在2024年8月,不存在上涨时间过长和涨幅过大的问题,问题反而是走势不够强,还要继续飙升,才能确立强势;

这个板块的业绩相对好,更适合长线持有,重点需要关注智能驾驶技术是否有实质性突破。

再分析一下重仓持有的某军工芯片股;

2015年,那时还属于绩差垃圾股,主要是投机炒作;

2020年,军工芯片业务大爆发,业绩大幅度提升;

2024年,军工芯片业务的业绩回落,股价也回到了2020年;

2025年,可预期的是军工业绩的阶段性回升,这是整个军工板块都可以预期的,但仅够支撑一波较强的反弹。如果要出现2020年那种创历史新高的走势,还是需要有新的业绩爆点,以公司目前的业务结构来看,如果有新爆点,可能会是汽车芯片业务。

红利股:

2015年及以前,肯定不是现在习以为常的那种稳定走势;

2020年3月以后,才算是稳定的走势,特别是熊市期间也有了逆势上涨的能力;

可见,红利股不是天然就是稳定的,也不是天然就是能够逆势上涨的。

现在可以说,红利股的价值就是在于这种稳定性和逆势上涨的能力,一旦红利股出现加速上涨,红利股的意义反而就没有了。但是,红利股又已经稳定上涨到了极端高位,基本上不来一波像样的调整,配置的价值就不是很大了。

红利股重要的分支之一,国有大型银行:

2016~2017年,漂亮50行情,国有大型银行股走强;

2019~2021年,成长股牛市,国有大型银行股横盘微跌;

2022年11月以来,国有大型银行股逆势大涨。

这个板块确实反向走势的特征很明显,在A股这种缺少做空工具的环境下,适合当作一种“做空”的替代工具,从这个角度讲有一定的稀缺性,下一次熊市期间可以考虑配置。

红利股另一个重要分支是能源股,能源股的波动明显大得多;

2015~2020年,是暴跌走势,跌幅达到了65%;

2020~2024年,是暴涨走势,涨幅达到209%。

能源股就不适合当作“做空”工具来使用,而是应该根据它自身的走势,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配置。目前来看,能源股2020年以来的长线位置还是明显偏高,需要继续等待。

微盘股,2015年以来暴跌了83%,目前有突破过去10年下跌趋势的迹象,近半年成交额是历史天量;

1、超短线,高抛低吸,跟量化基金正面竞争是不合适的,自找苦吃;

2、短线,跟着游资到处串,追涨杀跌,也不是上策;

3、中线,针对部分活跃板块预先埋伏,比如人形机器人板块回调几个月之后,等着游资过来,倒是可以考虑;

4、长线,则可以考虑配置券商股(博弈成交量放大),或微盘股相关的ETF。

顺便分析一下某互联网券商股:

2015年,是绩差科技股,疯狂投机炒作;

2021年,已经是业绩非常优秀且稳定的互联网券商股,互联网和券商的属性大约各占一半;

2024年,比较明显是券商股属性了,走势开始与券商板块完全同步,但是更加强势;

2025年,除了它本身的行业地位和份额在持续但缓慢地提升,更重要的还是看科技股和微盘股的炒作力度。

现在重仓的军工芯片股和互联网券商股,区别是:

军工芯片股,军工业务反弹有确定性,下限不会太差。上限方面,汽车业务爆发虽然有不确定性,但从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自身实力来看,都可以去期待,从公司的角度来讲,也可以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去实现汽车业务的爆发;

互联网券商股,行业地位有保证,下限也是不会太差。但是上限方面,科技股和微盘股的疯狂炒作之类的,就不是可以期待的,最多只是提防出现这种炒作,可以防踏空。而且从公司的角度看,也是“靠天吃饭”,不可能靠公司的主观努力去创造科技股和微盘股爆炒的局面。

黄金,毫无疑问,长期走势非常强,历史上所有纸币相对于黄金都是长期贬值的,黄金可以说是创出了几千年的历史新高;

中期走势,就是2022~2025年上涨时间长,涨幅大,从交易的角度,很难现在去配置。

黄金股,相比于黄金过去10年的大涨走势,黄金股只是在横盘,黄金股的走势受到A股弱势的影响。而2005~2010年黄金股的超级强势,除了黄金大涨的因素,更重要的原因是A股大盘暴涨;

现在如果配置黄金股,更多还是要押注A股大盘上涨,其次是黄金要保持住高位(不要求黄金继续大涨)。

港股,主要就是关注科技股,最近比较强势的主要原因:

一般的理解,是DeepSeek带来的人工智能低成本普及的可能性,甚至更宏大的“东升西降”叙事。这样的理解并没有问题;

从走势层面,则可以这样认为,2019~2021年牛市,港股科技股的涨幅是163%,A股消费医药的涨幅是281%,新半军的涨幅是452%,也就是港股科技股的涨幅大幅度落后。2021~2024年熊市,港股科技股更是直接跌穿了2019年的低点,这是极其弱势的表现。正是因为这种极为落后的表现,成为了港股科技股现在阶段性走强的原因。

从2024年的低点算起,港股科技股相关ETF的最大涨幅是96%,创业板50相关ETF的最大涨幅是94%,两者不相上下;

拉长时间维度来看,还是认为创业板50会强于港股科技股,重要的原因恰恰就是港股科技股跌破了2019年低点,这是一种决定性的走弱表现。至于看好创业板50的理由说过N次了,今天就不啰嗦了;

中短线来看,港股科技股确实是一浪高过一浪,非常强势,等这波回调过后,是可以关注的。港股与A股的区别越来越小,港股有A股化的趋势,但是A股又有美股化的趋势,慢慢开始融合了。

纳斯达克指数,2023年以来的涨幅已经超过了100%,观察此前3轮上涨,涨幅一般也就是100%左右,纳指现在是有阶段性压力的;

然后,我不认为有谁的策略可以做到真正的全球配置,必然是有侧重点的。我的侧重点就是A股成长股,简单讲就是A股成长股的行情不容错过,美股的行情错过则是可接受的。作为非专职投资美股的投资者,现在大可以隔岸观火,等待美股的走势更明朗以后再说,实在没机会介入也就算了。

操作策略,仓位100%:

短期(数个月),虽然上证指数1月13日以来的上涨大概率告一段落,但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创业板50已经调整了1个月,关注创业板50是否接近见底回升,并创出阶段性新高;

中期(数年),今天重点分析的人工智能板块、红利股、微盘股、黄金/黄金股、港股、美股,各有各的特色,值得持续地关注,并在适当的时间选择性地配置;

长期(十年以上),还是以A股成长股为重中之重,“东升西降”的宏大叙事完全没有问题。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