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10月8日的调整是33个小时下跌14.2%,速度极快,主因是前期的上涨过快,那一轮调整是为了修正过快的上涨速度,这种调整反而有利于市场健康上涨,甚至不排除“国家队”在那一轮都可能减持;
11月8日以来的回调,截至目前是48个小时下跌7.9%,速度已经缓和很多,因为整个上涨的速度也已经被调慢了。理论上,本轮回调过程,“国家队”不太可能减持,甚至有可能增持。
深证综指,9月份以来,34个交易日上涨49%,随后10个交易日回调10%,首先不用担心“牛市”结束的问题,因为现在不论是从时间,还是从涨跌幅来看,都是调整还不够充分,而不是调整得太多;
然后观察3年线,这轮行情已经突破了3年线,今天的低点正好回踩了3年线。3年线的含义就是,过去3年参与交易的投资者的平均成本,也就是说过去3年买入的投资者,平均来讲,现在是微赚的。
创业板50,近2个月的波动率刷新了9年峰值,也是仅次于2015年7月的历史第2高波动率;
一方面,说明过去9年波动率持续缩小的趋势得到了逆转,这也是近2个月散户游资再度活跃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2015年7月波动率创下历史峰值,当时是所谓“股灾1.0”,也就是熊市期间。这一次的波动率飙升,是出现在上涨期间,这是不多见的(国外也称波动率指数为”恐慌指数“),相当于在恐慌性买入,很可能暗示本轮行情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去2015年以前,乃至2007年以前找可参考的行情,目前我的判断是需要参考2009年和1996年的行情,都是单边上涨行情。
长线仓位,军工芯片股29%+互联网券商股26%+铝业股5%;
先关注2024~2029年成长性指数是否上涨,多次阐述过“2029年=2015年=2001年”的观点,仍然认为需要押注接下来4~5年的成长股行情;
重点还是选股,股票不仅要涨,而且要比科创板、创业板等成长性指数的涨幅更大。
2017年以来重点押注的2只长线股,某军工芯片股、某互联网券商股,2017年至今的最大涨幅是10倍,对比2005~2015年上涨33倍,这次不算弱,而且也仍有空间;
军工、芯片和券商板块,不论是走势,还是逻辑,都没有看出大的问题。这2只股票在各自行业的龙头地位,目前也没有问题。
至于这2只股票的配比,一贯是军工芯片股更高,这次则几乎配置一样的比例,一方面是主动调高了一些互联网券商股的仓位,另一方面是互联网券商股走势很强,仓位自己会涨上去。
短线仓位,芯片/科创17%、券商13%、军工5%;
近2个月,短线选的板块与长线几乎一样,都是芯片、券商、军工等,实际上的选股逻辑,是沿袭了长线选股的逻辑,也就是选自己看好的股票,认为市场给了“错误”的低定价;
接下来等待第2波上涨,预计是今年12月+明年一季度,随着行情的进一步上涨,“错误”低定价的情况,显然会逐步消失,进入正常定价,甚至“瞎”定价的阶段。执着于低定价会越来越难,到时可能需要拿出一小部分的仓位去跟着市场“瞎炒“,当然,这种仓位不能太多,而且我一贯不买次新股和ST股。
从心态来讲,短线策略完全可以是很轻松的心态,把握好风控标准和卖出标准,牛市期间实际上可以随机选股,甚至随机选择买入价位和时间,都是可以赚钱的,这是经过了千百次实战验证的;
长线策略的心态就完全不同了,有很大压力,重点在于,长线策略的有效性无法验证,持有10余年,甚至20~30年的策略,显然无法千百次地重复验证有效性。我现在做的长线策略,本质上还是看K线,预测10年的走势,理论上与预测10天是一样的,只不过长线的纠错成本更高,容错率更低,所以需要结合板块和个股的基本面,然后也是需要一些运气,不过现在是在赌国运。
【阿令】长线与短线的心态不同——20241125
上证指数,10月8日的调整是33个小时下跌14.2%,速度极快,主因是前期的上涨过快,那一轮调整是为了修正过快的上涨速度,这种调整反而有利于市场健康上涨,甚至不排除“国家队”在那一轮都可能减持;
11月8日以来的回调,截至目前是48个小时下跌7.9%,速度已经缓和很多,因为整个上涨的速度也已经被调慢了。理论上,本轮回调过程,“国家队”不太可能减持,甚至有可能增持。
深证综指,9月份以来,34个交易日上涨49%,随后10个交易日回调10%,首先不用担心“牛市”结束的问题,因为现在不论是从时间,还是从涨跌幅来看,都是调整还不够充分,而不是调整得太多;
然后观察3年线,这轮行情已经突破了3年线,今天的低点正好回踩了3年线。3年线的含义就是,过去3年参与交易的投资者的平均成本,也就是说过去3年买入的投资者,平均来讲,现在是微赚的。
创业板50,近2个月的波动率刷新了9年峰值,也是仅次于2015年7月的历史第2高波动率;
一方面,说明过去9年波动率持续缩小的趋势得到了逆转,这也是近2个月散户游资再度活跃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2015年7月波动率创下历史峰值,当时是所谓“股灾1.0”,也就是熊市期间。这一次的波动率飙升,是出现在上涨期间,这是不多见的(国外也称波动率指数为”恐慌指数“),相当于在恐慌性买入,很可能暗示本轮行情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去2015年以前,乃至2007年以前找可参考的行情,目前我的判断是需要参考2009年和1996年的行情,都是单边上涨行情。
长线仓位,军工芯片股29%+互联网券商股26%+铝业股5%;
先关注2024~2029年成长性指数是否上涨,多次阐述过“2029年=2015年=2001年”的观点,仍然认为需要押注接下来4~5年的成长股行情;
重点还是选股,股票不仅要涨,而且要比科创板、创业板等成长性指数的涨幅更大。
2017年以来重点押注的2只长线股,某军工芯片股、某互联网券商股,2017年至今的最大涨幅是10倍,对比2005~2015年上涨33倍,这次不算弱,而且也仍有空间;
军工、芯片和券商板块,不论是走势,还是逻辑,都没有看出大的问题。这2只股票在各自行业的龙头地位,目前也没有问题。
至于这2只股票的配比,一贯是军工芯片股更高,这次则几乎配置一样的比例,一方面是主动调高了一些互联网券商股的仓位,另一方面是互联网券商股走势很强,仓位自己会涨上去。
短线仓位,芯片/科创17%、券商13%、军工5%;
近2个月,短线选的板块与长线几乎一样,都是芯片、券商、军工等,实际上的选股逻辑,是沿袭了长线选股的逻辑,也就是选自己看好的股票,认为市场给了“错误”的低定价;
接下来等待第2波上涨,预计是今年12月+明年一季度,随着行情的进一步上涨,“错误”低定价的情况,显然会逐步消失,进入正常定价,甚至“瞎”定价的阶段。执着于低定价会越来越难,到时可能需要拿出一小部分的仓位去跟着市场“瞎炒“,当然,这种仓位不能太多,而且我一贯不买次新股和ST股。
从心态来讲,短线策略完全可以是很轻松的心态,把握好风控标准和卖出标准,牛市期间实际上可以随机选股,甚至随机选择买入价位和时间,都是可以赚钱的,这是经过了千百次实战验证的;
长线策略的心态就完全不同了,有很大压力,重点在于,长线策略的有效性无法验证,持有10余年,甚至20~30年的策略,显然无法千百次地重复验证有效性。我现在做的长线策略,本质上还是看K线,预测10年的走势,理论上与预测10天是一样的,只不过长线的纠错成本更高,容错率更低,所以需要结合板块和个股的基本面,然后也是需要一些运气,不过现在是在赌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