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令】考虑加仓——20220720

2022-07-20 17:31:02

中证1000对比中证100:

1.今天中证1000创4个月新高,明显强势;

2.过去2年,这2个指数大部分时间是反着走的;

3.今年4月前后,大体是同步的,也说明今年4月份是比较重要的低点。


对比上证指数、沪深300和创业板指:

1.没有方向的分化,只有强弱的分化。过去1年,上证指数>沪深300>创业板指,上证指数最强,是不是有点出乎意料,好多专家早就建议不要再看上证指数了,呵呵;

2.中证100确定性走弱,沪深300肯定是一样走弱的;

3.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哪个更强,还需要观望,主要看金融股和新能源哪个更强。

2020年3月之后,新能源和金融股出现了方向性分化。2020年3月这个时间点非常敏感,直观的看法,疫情和放水有利于新能源,疫情结束和收水应该有利于金融股。

现在不确定新能源和金融股哪个会更强,估计要观察数月,甚至更久。而且也有可能两个都强,毕竟2010~2020年的10年,它们都是同步的。现在适合两面下注,不过我越来越倾向于认为上证指数会强于创业板指,所以配置的是“旧”能源,之前提到过,这波上涨是所有能源的上涨,不仅仅是“新”能源的上涨。





1994~2010年,周期股与消费股同步,周期股略强;

2010~2020年,消费股与周期股出现方向性分化,消费股大幅向上;

2020年3月仍然是重要时间点,周期股开始转强;

因为确定看好中证1000,确定不看好中证100,所以没有必要两面下注,只配置周期股,不配置消费股。




把新能源细分成能源、电动车、智能驾驶3个方向,就是说新能源具有周期股+消费股+科技股3种属性。新能源2020年3月大爆发,主要是周期股属性+部分消费股属性,因为2020年3月之后的科技股,表现远落后于周期股和消费股;

科技股,2020年3月低点至今仅上涨30%。同期,新能源+230%、周期股+120%、消费股+100%、金融股-6%。科技股仅强于金融股,涨幅只有新能源的零头。所以,有必要把新能源和科技股分拆成2个板块。

科技股和新能源哪个更强,则看市场逻辑是强者恒强,还是均值回归。或者说,炒作逻辑继续是放水逻辑,还是估值逻辑。

再看行业本身的逻辑,科技股接近于0→1的过程,还在解决卡脖子问题,是大量投入研发的时期,还不是收获利润的时候。新能源应该是1→20时期,市场给这么高的估值,可能是认为收获期差不多到了。

看估值,如果把新能源也当作科技属性的公司,那研发投入是很重要的指标:

市值最大的3家新能源公司,2021年研发分别是77亿、80亿、8.5亿,总市值÷研发投入分别达到了139倍、121倍、534倍;

市值最大的3家科技公司,2021年研发分别是66亿、108亿、107亿,总市值÷研发投入仅为34倍、18倍、14倍;

新能源的科技投入还是不如纯科技股,甚至不如传统能源领域的中石油(167亿)和中石化(115亿)。当然,比茅台6000万的研发投入还是大得多。

不管看价格的潜力(2020年3月至今,一个涨30%、另一个230%),还是看估值(市值÷研发),科技股都比新能源有优势,重点就看0→1的这个1,什么时候突破了。


目前科技股31%、周期股30%、金融股19%,合计80%,继续维持;

剩余20%仓位,主要做短线,除了确定不看好的消费板块,其余4个板块都可能配置。如果以中证1000为控制仓位的基准指数,就需要考虑加仓了,但是暂时仍然观望1~2日,先选好股票。






2020年3月之后,新能源和金融股出现了方向性分化。2020年3月这个时间点非常敏感,直观的看法,疫情和放水有利于新能源,疫情结束和收水应该有利于金融股。

现在不确定新能源和金融股哪个会更强,估计要观察数月,甚至更久。而且也有可能两个都强,毕竟2010~2020年的10年,它们都是同步的。现在适合两面下注,不过我越来越倾向于认为上证指数会强于创业板指,所以配置的是“旧”能源,之前提到过,这波上涨是所有能源的上涨,不仅仅是“新”能源的上涨。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