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婚恋习俗 壮家人的聪明才智
(2009-03-27 13:23:38)
标签:
聪明才智水酒龙脊婚恋壮族旅游 |
分类: 桂林民族历史文化 |
订婚
壮家的订婚仪式极为简朴,只需一只高冠雄健、毛色艳亮的大公鸡和一竹筒纯正的陈年老窖龙脊水酒就行了。鸡是吉祥鸟凤凰的象征。歌曰“今日以凤配凰,来日比翼双双;家业发达兴旺,前程灿烂辉煌。”那水酒是甜蜜生活的寓意,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也是夫妇恩爱的祝愿。歌曰“龙脊水酒甜又醇,感谢爹娘父母恩,今日共饮老陈(诚)酒,永结丝丝不断情。”
订婚成功,便要“吃鸡”,即吃订婚酒。“吃鸡”仪式一般多在受聘一方(男方或女方)家进行。当晚双方父母和“月下老人”均到场。席间,语言谦恭,还时时以歌互相祝福。次日东道主要打发两把禾把(糯谷稻穗)和一个十来斤重的大糯米粑粑给发聘一方,作为回礼。禾把象征新人成双匹配,象糯穗上的谷粒一样牢结不离,大圆粑之寓意婚事花好月圆。发聘放回家后,把粑粑切开,分送给本家房族。意思是告诉大家:我家儿子(或女儿)已经订婚,让族人分享幸福。
摘茶
“摘茶”即接亲。
姑娘出嫁启程时辰,由一位父母双健的男青年,把新娘从楼梯头背到楼梯脚。这含义是,姑娘是舍不得离开父母兄妹的,她是被人背走的。新娘下楼后,由几十名穿着款式和新娘一样的姑娘送至婆家,她们人人打着青一色的雨伞,把新娘央在行列之中,使人们分辨不出新娘是哪位。只有那些特别“眼尖”的小伙子,才可以从新娘脸上的“红霞”认出来。
新娘在途中姗姗而行,新郎家中已在忙着“摘茶”事宜。其中有两件大事是别具风味韵。其一曰“架梯”,就是用竹片扎成一架三级竹梯,搭在上楼房的楼梯上,其二是“架桥”,即从楼梯头至洞房门日,用木板架上一条“桥”。新娘到家时,须踩着三级竹梯上楼、并踏着“新轿”步入洞房。新娘登完竹梯,立即由一位特邀的父母双全的男青年,将竹梯砍断,叫“砍梯”。新娘在陪嫁众姐妹的簇拥下,在爆竹声、唢呐声、欢笑声中步入洞房后,那“新木桥”立即被新郎拆掉了,这叫“拆桥”。“砍梯”和“拆桥”寓新人的结合忠贞无二,百年偕老。这两道礼仪,有如小两口的山盟海誓。
对歌
龙脊一带壮家的婚俗不兴闹洞房,而兴“坐夜”。因为新婚之夜新人是不能合房的,新娘由陪嫁的几位姑娘陪着过夜,新房对于新郎成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禁区。这样做据说是考验和培养新人的涵养。但要举行热闹的“坐夜”,用欢乐的歌声通宵达旦伴着新人。对歌以婚嫁双方的男女青年为主摆开歌阵。歌仙们一对一答,一唱一和,茶歌、赞歌、挑逗歌、探情歌、恋情歌、唱排歌、唱古人、唱时事,人人见子打子,出口成歌,娴熟自若,充分显示出壮家人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