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盛行打油茶,恭城油茶最有特色,享誉遐迩。油茶,顾名思义,一定要放油,赢恭城人用来打油茶的油,多为猪板油和植物油混合炼过的油,绝不用牛、羊油,瑶民认为那样会破坏茶味。油茶的统一制作方法是以老叶红茶为主料,用小锅捣碎(叫打油茶),加入姜、葱、蒜,用油炒香,煮茶至沸。恭城有句俗话,“煮油茶,无巧法,只要水热茶锅辣”。
http://www.0773cc.com/files/meishi/xiaochi/youcha.jpg
煮茶之汤水,很有讲究,不能用无味的清汤寡水,恭城人爱用猪骨头熬汤,将猪肝、瘦肉放入茶中去煮,油茶更是香味四溢。煮茶,用热水,不用开水,因为用开水油茶又烧开,一来人喝了无益,二来用热水易于生姜等味道挥发。放盐也要注意,要等油茶起锅时才放,放早了,油茶就会发黑,没有那金黄色的鸡汤般的模样了。
喝油茶必须佐以各种小吃,多为香脆食品。恭城瑶家佐食多半是炒黄豆、花生米、爆玉米或糯米糍粑等,酥炸小吃有十多种,请客人喝油茶往往摆上一桌子丰盛的小吃。客人必须喝完两碗以上,取好事成双之意。
恭城人喝油茶,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喝。有客人来,以油茶奉客,小吃也更为丰盛。
人们说,喝油茶的味道是,“一碗苦,二碗涩,三碗四碗好油茶”。
瑶族喝油茶时的风俗:在第一、二碗送来时不送筷子,并将米花、炒豆之类的小吃加入碗里。喝完碗里的茶还留些小吃在碗底,以示有余不尽,直到喝第三碗才送上筷子,所以客人必须喝三碗以上,如果只喝一两碗,好客的主人会不高兴的。有瑶乡民谚为证:“一碗疏,二碗亲,三碗四碗好乡亲。”
恭城人为何喜欢喝油茶?为何油茶的名堂这么多?据恭城的文化人考证,恭城山区古代为穷乡僻壤,衣不遮体,食不裹腹,以油茶为食,是最好的选择。民问素有“恭城平乐府,饭少茶来补”之说。油茶成为瑶乡不可或缺的饮食。遇有亲朋好友光临,炒点爆花玉米,熬点红薯芋头,与油茶相佐,既有一番款待盛隋,又有一番情趣。久而久之,沿袭下来,成为风俗,而且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本地“茶道”。
恭城油茶一喝就容易上瘾,凡在恭城住上几年的人,有朝一日到了外地,于是就往往会在自己的家具中多出打油茶必备的三大件:茶锅、茶滤、茶棰。
除恭城油茶外,兴安油茶、全州油茶、资源油茶也各有特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