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青海到四川 连载(12) 嘉峪关

(2008-10-16 11:12:08)
标签:

旅行

旅游

随笔

感受

杂谈

分类: 从青海到四川08旅行

嘉峪关
   
中学的时候,我们都背过这个地名。那个时侯,我总是容易把嘉峪关和山海关混淆起来。明长城的西地点。嘉峪关是和长城联系起来。在中国谁不知道长城呢?

从青海到四川 <wbr>连载(12) <wbr>嘉峪关

中国人会骄傲地说:这是人类第7大奇迹。很长一段时间还流传这样的说法:这是在太空看见的地球唯一的建筑。这个说法据说来自美国人,不过科学家说这样的说法没有依据,在太空看见长城如同在几百米外看见一根头发,杨利伟上太空的时候似乎也没有看见这伟大的建筑,不过我们中国人有时候还是要骄傲地这么说。

从青海到四川 <wbr>连载(12) <wbr>嘉峪关

不管我们带着怎样的心态,长城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建筑。

对于修建长城的人来说他们好像一点也没有享受到这伟大的奇迹的一点好处。很多历史的伟大功效是留给后人的,不知道这是悲哀还是幸运?

从青海到四川 <wbr>连载(12) <wbr>嘉峪关

作为军事战略防御建筑,长城无疑发挥了它的作用。但是有人说这种关闭起来防御的思想也导致了中国人思维模式的保守,甚至影响到了我们后来的落后挨打,阻碍了思想文化的交流。

康熙皇帝停止了修长城,物质的长城并没有阻止清军的入关,这点看法是不错的,可惜后来者失去了这种开明,我们思想的禁锢早就固若金汤了。

 

长城毕竟只是一种物质的载体,文化、传统、思维、制度上的固步自封才是根源上的东西。

嘉峪关确实很雄伟,比起玉门的孤单的苍凉的模样,它要壮丽许多。

作为一个起点,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青海到四川 <wbr>连载(12) <wbr>嘉峪关

我们在黄昏将至的时刻到达,相比气敦煌鸣沙山的热闹,这个时分的嘉峪关是清净了许多,游客稀少,像头上稀少的阳光,连买票的都早早的关上了大门,而鸣沙山在下午5点,正是热闹的开始。

我们原来只是计划在门口看看,不过在门口四周东绕西环的竟然找到了一条小路,我又带着沫沫成功地逃票了。

没有光线的嘉峪关和明长城像一座死城,没有一点生气,透散着阴气,仿佛历史的阴魂都流转在这里。几乎没有什么游客,

沫沫依然有点草木皆兵的样子,这种老实的心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多见了。

顺着城墙转,沫沫不敢往城里面走,仿佛我们是一对亡命的鸳鸯,到处都是危机四伏一样。实际上要是有一点亡命的义无反顾,怕他查票干啥?

从青海到四川 <wbr>连载(12) <wbr>嘉峪关

顺着墙走,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城外的开阔地。我这个时候发觉,远处就是我们来时的公路,要逃票是容易,只不过要走些距离。

从这个角度看嘉峪关,它雄伟的气魄是全展现出来了。

从青海到四川 <wbr>连载(12) <wbr>嘉峪关

正好,阳光从天上断裂的缝隙中降落下来,死城的嘉峪关,开始复活,城墙被染成金色,几百年来的历史仿佛在听从某种召唤纷纷重演着自己的故事。

这种惊艳的雄奇的美让我和沫沫都兴奋不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