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买入银行股很长时间,股价总是在净资产附近,有点郁闷。问:难道银行股就值个净资产价格?答曰:前几年银行收益增长较快,那是不良资产剥离,国家出巨资买单,所以“业绩”比较好。没有包袱,自然轻松一些。
现在呢?需要把在经济大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损失全部买单,所以收益又重新掉下来了。又问:即使这样,股价也不应该在净资产附近吧?又答曰:应该比净资产更低一些才符合实际情况。原因是:还有相当的正常类贷款需要调整进入关注类、次级一、次级二、、、。
例如:从媒体上公布的数据,山西煤炭企业总的贷款余额大约为1.5万亿左右,现在基本上都在正常类,但从银行正常情况去分类大致应该为次级二,提多少拨备呢?应该是25%,大约3800亿元的样子。这还仅仅是个煤炭行业,某一省的企业,全国呢?一旦按照规矩进行拨备,银行业绩还能看吗?那个净资产今后会变成多少呢?所以股价低于净资产就是价值投资?那沃伦巴菲特就不会将纺织企业转行成保险公司啦。再说了,巴菲特啥时候说低于净资产买股票就是“价值投资”了?
为了安慰朋友郁闷的心情,对银行板块10月发展趋势推演一番,推演结论如下: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
《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象》曰:“维用伐邑”,道未光也。
什么意思呢?晋,就是进,上升的意思。火地晋,太阳从大地冉冉升起。古人看到这种现象用来形容受重视、受器重的人、事,上面领导一天招呼三回。随着国际金融市场剧烈的变动,国内经济不断调整,作为金融支柱的银行确实受重视,钱释放多了也不行,少了也不行,这不,房产贷款又调控了。整个发展趋势呢?大圣人说啦:“柔进而上行”,慢慢走吧,快不了。
看孔子怎么说:看到这种现象啊,自身虽然具备相当的实力,有一定的基础,条件不错,不过,需要不断自我提升才能有所进步,明德,把自己先天的那种特性优势发挥出来。
看具体情况:这一天领导招呼三回,屁股都坐不下。走来走去,前进到一定的时候啊,进死胡同了。着急的冒进,又进无可进,只好反身回去加强自身了。去去贪念,消除一下希望马上上涨的欲望,冷静点吧。
综合以上,温水里煮青蛙,迷迷糊糊的继续在所谓“净资产”的心里上安慰的区域晃荡吧。倒是想涨,向上就是顶部,还是继续筑底去吧。触顶回落的模样。
一点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