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的考古与盗墓
(2013-03-26 18:04:01)
本来考古或者盗墓与股市没什么关系,但仔细一想,大同小异一码事。都是做些“挖掘”的事。考古、盗墓是在地下挖掘有价值的东西,股市呢?也必须挖掘才能得到有价值的东西。
既然都是挖掘有价值的东西,那么还是有相似之处的。考古,那是需要拿着放大镜把墓里面的东西都一一清理出来,分析其价值。这个过程在股市里俗称“价值投资”。盗墓呢?选好位置,找准点位打一个盗洞,进去以后按照行规拿几件最值钱的走人。这个过程在股市里俗称“投机”。考古以及价值投资者似乎比较冠冕堂皇,走的是比较阳光的路线。盗墓以及投机呢?不大被市场看好,闹不好还犯错误。
不过考古也罢盗墓也罢,最担心的是遇上尸变,俗称“大粽子”。更危险的是,墓穴里机关重重,遇上流沙墓有去无回。如同前些年股市中出现的比较有名的蓝田股份之类,很有“投资价值”。结果基金公司以及广大的价值投资者考古遇上“大粽子”了,自然是轻者脱层皮,重者小命不保。对于盗墓者,市场中的投机者来说最可怕的是遇上“幽冥塚”。该墓穴是大的套小的,新的套旧的,机关重重还不说,一旦那个隐在其中的“幽冥塚”现身,则进出道路封闭,基本上是有进无出。即使那些“摸金校尉、搬山道人”之类的高手也是九死一生,想断尾逃生都不可能。
以前在6000点区域就遇上过,在买入一钾肥公司后,正得意洋洋之际,突然停盘要重组。重新开盘之际大盘指数已经是2000点以下,自然免不了十几个跌停板伺候。
该ST集团公司之前声称一个会计年度才考虑重组,才几个月为什么就毁约了?最后为了掩人耳目,让子公司重组集团公司了事。事实证明,一旦遇上“幽冥塚”插翅难逃啊。一些公司今天有些“价值”,明天不一定就有价值。而且往往市场参与者开始知道“有价值”的时候基本就是最后一棒。
目前市场参与者每天都在惊恐之中等待新股发行的“通知”,这个通知什么时候才会下发呢?那些几百家嗷嗷嚎叫、把棺材挠得嗤嗤作响等待出笼的是些什么呢?大粽子?描眉红唇的美女?无论是什么都够喝一壶的。
如果是现在就把投资者套住,再发的时候估计是怕吓得鸟儿们再不下来觅食了。指数做的很高呢?俗称继续大涨,那么一旦开始发新股,指数崩盘,同样发不了。结论是什么呢?就在现在这些位置来回震荡吧。
所以昨天还乐滋滋的等着指数大涨的投资者,没想到劈头盖脸一顿猛抽。看空的呢?奉劝你也别高兴的太早了。正喜滋滋的看着指数猛跌,结果转眼大盘指数晃晃悠悠又快回去了。所以选股是比较核心的问题。选好股,胆子就再大一点。选股信心不足,那就胆子再小一点吧。
同一个太阳下面没有什么新鲜的事情:考古的价值投资者,盗墓的投机客,都属于地下工作者,继续“挖掘”吧!只是行有行规,盗墓的拿上几件值钱就行,别太贪心,也给后来人留口饭吃。其次,要准备好“黑驴蹄子、糯米团等对付“大粽子”的手段。考古的呢?小心“诈尸”,遇上“尸变”那也是进了无间道,也别那么高傲,不过都是挖坟掘墓而已。据说现在考古工作者用的洛阳铲就是盗墓者发明的行之有效的“挖掘”工具,一个是晚上研究,一个是白天研究,谁笑话谁啊。
以上部分情节选自《鬼吹灯》《盗墓笔记》。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