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到一位托马斯的洋股神对去年底到目前股票市场通过技术分析较为准确的进行了判断,于是国内媒体转载惊叹若神,五体头地起来,惊呼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更是对他的技术分析系统奉若神明。不过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原因如下:
1、一个系统如果只是对市场数据单纯的进行分析,只能有限的对市场进行部分描述。从这个角度上我个人反对这样使用技术分析;
2,对市场的分析只有进行综合宏观的分析才能得出可能正确的结论。我所谈到的宏观并不是指什么经济数据之类;
3,应该将历史走势与目前情况相结合。但这个历史走势并不单指市场的技术数据,而是需要了解当时出现这种走势的历史背景。例如,本轮行情在启动之时从市场气氛以及外围不断进场的主力部队可以看到2000点区域能够确定为底部区域。
其次,在2450点区域那是前期的重阻力区域。当指数走到此点位,较为清晰的可以看到有大机构对倒减仓的迹象,尤其是那些权重股。在这种情况下出现调整那是再正常不过了,所以在一月下旬已经可以断定大盘即将展开调整。在实际的股票操作中不过是选择高点尽可能卖个好价钱罢了。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已经能够判断在2250点区域将重新展开反弹上涨呢?原因是多空在此区域处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换手。其次通过前文对权重板块银行得出结论:银行板块只是调整而不是见顶。所以今后市场比较重要的支撑区域就是这里。这也就是托马斯也在那里预判2250点区域的原因,看到的都是一码事。
通过以上对市场的分析可以知道前面高点并不是多大的顶部。也正是看到这种情款,如前文所讲,都知道水有多深了,提出价格合适就买点吧。当将市场象一头牛一样进行合理的分解后,结论早已经有了,还用什么“预测”啊?市场事实已经摆在那里了!还用什么“技术系统”分析呢?
看到媒体介绍托马斯也对一些行情判断失误的事例。我个人感觉,如果只是凭借所谓独创的“技术系统”进行判断,出错的机会将越来越多,甚至最后该系统将成为“飘忽不定”的反向指标。
最后想说的是:不要一听说国外的洋和尚讲“法”就神奇的有如天人降临,一听说某个所谓的“投资理念”就敬若神明。没那么神奇,尤其是西方哲学更没有给“洋和尚”那种超视距判断的基础。
听起来都是故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