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民周刊》专题(四)

(2009-09-11 00:48:36)
标签:

编剧王伊

新民周刊

中国编剧

杂谈

原文电子版:http://xmzk.xinmin.cn/xmzk/html/2009-09/07/content_405261.htm
中国编剧开始“较真”了

邱晨辰 王倩

http://xmzk.xinmin.cn/xmzk/tplimg/detial_line.jpg
http://xmzk.xinmin.cn/xmzk/res/1/122/2009-09/07/51/res01_attpic_brief.jpg
  《牟氏庄园》及《墨攻》海报
http://xmzk.xinmin.cn/xmzk/res/1/122/2009-09/07/51/res02_attpic_brief.jpg

  性,但这个提案到现在他都没有得到任何答复。

  对现状不满的部分编剧们不堪忍受这种被人压榨和漠视的状态,中国电影文学旗下维权部的汪海林和阎刚,与邹静之、石康和彭三源等20名一线编剧以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的模式办了个喜多瑞公司。王兴东说,“我们掌握了我们剧本的版权、主动权和控制权,然后往制片人和导演这两个方向发展。人们从事的职业受到歧视受到伤害时,自然会想到转向,势不可挡。但话又说回来,一个编剧还要去想怎么拍片,精力分散了,自然就做不到顶尖级了。现在因为这种状况,很多编剧向导演和制片分流,对编剧业的发展自然不是很有利的。”更深的问题是,即使费了这么大的劲,他们能唤起人们对于编剧的重视吗?

  王兴东最近在话剧界感受到了对编剧的重视,他写的剧本《北京1949》即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我当着导演和演员的面公开讲我的剧本,当了30多年的编剧,我已经10多年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了,真兴奋。我觉得电影界也应该这样,回归编剧最早的思索。”

  可能吗?这两年陆续有敢说的编剧提过“编剧中心制”的说法,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完全是一句玩笑话,现实是随着有名气有实力的大牌导演的逐渐变老,影视圈很可能将从过去十几年来的导演中心制向制片人中心制转移。9月王兴东编剧的献礼大片《建国大业》即将上映,他最近还受邀去有关部门为修改著作权法组织的讨论会上发言,会上他提出了遵循原创第一的原则,“老农都知道浇树浇花要浇根,剧本就是影片的根与核。中国电影想要发展起来,必须要重视原创和首创,没有好的剧本是不行的,再投资几十个亿也一样浅薄”。

  王伊赢了官司,老编剧费明在第一时间送了她一首诗:“漫漫维权路,终未负苦心,一名弱女子,诚感天下人。”王兴东对此寄予的希望更深远,王伊这6万元钱是小,但她讨出了整个社会对著作权的关注意识是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