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离开那个你不爱的春晚,你并没有失去什么

(2010-02-27 16:19:11)
标签:

春晚

亲情

饺子

东北方言

杂谈

分类: 心灵茶吧

离开那个你不爱的春晚,你并没有失去什么

    春节晚会年年看年年骂,似乎已经成为惯例,有的人只能用一句众口难调进行无奈的总结。又到了春节了,今年春节的除夕之夜,我仍然没有看春晚,不是文艺细胞缺乏,只是觉得老是那人、那山、那语,实在没有劲。我已有3年不看春晚了。就在很多人伸着脖子生怕错过翘首期盼春晚的时候,远离电视的我,帮着老妈做家务,擀皮、弄馅包饺子,一边拉着家常,一边用心体会这一年一次的年味。包完饺子,踏着白白的积雪,看看自己的老街坊,一样的拉着家常,那份乡音,亲得很。

     曾几何时,我们怀念以前的春节,那时过年不仅是小孩的期盼,也是我们大人的热望。鞭炮一响,大红对联一贴,红灯笼一挂,年味浓了。中国人对春节有着很深的情结,游历外的人再远也要在春节回到家,“家”在这个时候是我们心灵深处最具召唤力的港湾。然而伴随着生活的富裕,伴随着电视的普及,伴随着春晚的兴起,年夜饭多了一种别样的文化氛围,于是我们发现本来是亲情交流的除夕夜,变成了演员们表演的舞台,我们为他们所左右,我们的视线为节目所牵引,当钟声敲响12点的时候,我们感叹新的一年到来,又在抱怨着这个年过的很平淡,节目太差,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开始怀念没有春晚的年夜,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嗑着瓜子、吃着点心,觥筹交错,话语热烈。这一刻,大家心里除了祝福还是祝福。

    对于南方观众来说,探讨春晚是乏味而不是有趣。正如每年网上评论春晚新闻跟帖中,有很多南方网友说:“还谈春晚干什么?我们已经不看春晚了。”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春晚越来越偏离南方,几乎成了北方观众的专场了,这跟春晚的“全国性综艺节目”的理念不符。大家期待本山大叔,期待小沈阳,于是,东北方言的相声小品,京片子的调侃,二人转,大秧歌占据了主流,每年都是那些老套套的节目。这里,批评没有什么意义,人间辛辛苦苦的办得晚会,愿意看就看,不喜欢就当消遣一把。呵呵,仅此而已。就我的感觉而已,春节更应该与亲人交流,因为平时难得和家人在一起,离开电视的视线,我们会发现亲情更浓,心里归属感更强,这个年夜与众不同。

    眼下,我最喜欢的春节晚会节目正在热烈的评比中,且不去关心其公正的程度有多高,一个电视台自己举办的晚会,然后自己给自己评奖,原本也没有必要赋予太多的期待。这几年,看惯了文艺界的“双黄蛋”、“多黄蛋”,“最佳”、“最优”民众附议的可信度有多少,到底谁说了算,恐怕只有主办方自己知道。罢了,没有必要和春晚较劲,只是觉得举办一台晚会花那么多钱,实在让人心疼,看着急得慌。我们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春晚权当消遣而已,不必当真。腻了,就离开,你会发现很好。中国有多事情越是关注,越是不行,比如男足。冷置一下,清醒一下,说不定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