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自杀的分析

(2009-10-06 09:20:10)
标签:

线索

自杀行为

宿命论

捐赠遗体

人际关系

杂谈

分类: 阳光自助

  一、自杀概念及分类:

    1.自杀概念:自杀是指任何旨在结束自己生命的有计划的行动---王登峰。
    2.
在意识清醒情况下,个体故意损害甚至毁灭自己生命的主动或被动的行为---肖水源。
什么样的人会自杀呢?所有的人。(企图自杀的人中,女人多于男人。)。自杀会给家人带来什么影响?(罪恶感、惭愧感、自责;来自社会的轻蔑,经济问题,忧虑而且会发生类似事情。)

     4.自杀的高危人群:老人(体衰、丧偶).②青年、大学生(完美主义,理想与现实不匹配,异性关系不顺).③女性(婚姻不如意,丈夫有外遇)
    5.
自杀分类:
    (1).
按动机分类:利他型自杀 失意型自杀 自负型自杀
    (2).
按性质分类:仿自杀 决意自杀
    (3).
按自杀结果分类:企图自杀 未遂自杀 成功的自杀
    (4).
按发展过程分类:冲动型自杀 理智型自杀
    (5).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把自杀划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利己主义自杀。即在极端个人主义支配下,个体脱离社会,远离集体,空虚孤独,丧失社会目标而自杀。
   
第二,利他主义自杀。这往往是个人利益服从于某种集体利益所促成,如老人或病人为了不给亲属增加负担而自杀。
   
第三,反常自杀。它主要发生在社会大变动时期或经济危机时期,个人丧失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无法解决,或因社会变动而造成个人沉沦。
   
第四,宿命论自杀。这是集体强加于个人的过多规定与束缚造成的,个人感到前途黯淡,压抑过大,因此选择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按照这些类型对当前青少年轻生现象归类,便会发现,他们大部分属于第一种和第四种,二者中又以宿命论自杀为最多。 
   
二、自杀原因分析

    1.客观原因:(1)人际关系紧张、社会竞争激烈;(2)预测的天灾人祸、家庭纠纷;(3)成长环境不良、压力过重。
    2.
社会环境原因:(1)经济变动、环境改变;(2)季节;(3)宗教。
    3.
精神病理学原因:(1)抑郁症(2)精神分裂症。
    4.
个人心理的原因:(1)性格扭曲;(2)人际关系扭曲.
    5.
中国每年都有大量人自杀或自杀未遂,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主任曹先生介绍了自杀的主要八大危险因素:
   
抑郁程度重、有自杀未遂史、死亡当时急性应激强度大、生命质量低、慢性心理压力大、死前两天有严重的人际关系冲突、 有血缘关系的人有过自杀行为、朋友或熟人有自杀行为.
   
很多大学生似乎特别容易产生自杀的动机,并且大学越大,越有声望,自杀的人越多。自杀率在大的大学里比在社区学院或其他地方院校中要高。在学校中对学业期望过高,社交方面的障碍造成的紧张以及在职业选择方面与自我价值的冲突等,使他们不能继续适应大学生活,满足他们对生活情境的期望。在美国,每年有大约一万个大学生有自杀的企图,而每年就有一千多人成功

     在大学,开学与学期结束时,自杀的人最多。女性有自杀企图的是男性的3倍,但男性成功的多。其中一半以上是服药,13是自伤,其他人(大多数是男性)采用其他方法,如上吊或开枪自杀。

     学生在心境(mood)和行为上的改变是可能自杀的一个重要征兆。特别表现为学生的抑郁和退缩,自我评价的明显降低,个人卫生习惯的改变(肮脏)。这同时伴随着明显的对学习兴趣的丧失。他们经常不去上课而独居家中。这种痛苦经常会向别人诉说。大多数准备自杀的学生都留有遗嘱--- 王登锋《临床心理学》

   三、自杀前的预兆:

   把自己想死的念头对周围的人诉说或在日记、绘画中表现出来。
    2.
情绪性格明显反常,焦虑不安,或无故哭泣。
    3.
抑郁状态,食欲不好,失眠
    4.
回避与人接触,与集体不融洽或过分注意别人。
    5.
行为明显改变,对生活麻木且冷漠的人,自杀前像突然变了一个人,敏感又热情。
    6.
无故送东西、送礼物给亲人或同学,无来由地向他人道谢或致歉。
    7.
上课无故缺席,迟到早退,成绩骤降。
   
在自杀研究者中的“ 3P”PerceptiblePredictableandPreventable),即可知觉、可预见、可预防,要求对任何自杀的线索都很敏感。然而,要预先识别出有自杀危险的人却不容易。因此,自杀研究者要对任何可能的自杀线索都保持敏感。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言语线索和行为线索。言语线索中主要是直接或间接地谈到死亡。比较隐讳的包括询问人寿保险政策,以及捐赠遗体的程序,或谈论死后的生活等。一般地说,以下两个方面的信息是很重要的:喜好谈论应激或压力;明显减少与其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交流。
   
另外,以下的行为线索也很重要,包括:退缩和独处益加明显;送出自己很珍贵的东西;出现失眠并且很持久;食欲不振;⑤16岁前的男孩失去父亲(死亡或分离);年轻的女孩有着自恋的母亲和软弱的父亲;工作或学习成绩下降;酗酒或吸毒的出现;发现过去有过自杀意念;自卑感和羞耻感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