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姚江暮初
姚江暮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575
  • 关注人气:3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茶道的感悟

(2022-03-21 09:22:24)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现代文化思考

(原创文字,谢绝转载和抄袭)     

作者:暮初


         茶道,是在看似平常的饮茶“流程”中,让人体验与日常生活不一样的心路历程,让常伴身边却无法让人感知的“道”显现出来。让心多一些安定,让心多一种选择,让心多一种意境。

       人活一世,总是被自己的理想吸引着往前走。虽然大多数人并不真正清楚吸引他们往前走的就是理想,还以为另有更高的理想等在远处,还以为由别人告诉你的才是理想。

       茶道就是这样的一种方式和手段,让你跳出心灵的束缚和自我局限来正确地看待自己和认识自己。所谓“认识自己”就是客观评估自己作为一个个体,在世界、在社会中的位置和价值。而当一个人能够客观的评价自己,那么既不会好高骛远,也不会妄自菲薄。

        这从儒家的价值观看来就是近乎“中庸”的境界;在道家看来这就是“遂自然之性”;在佛家看来就是“茶禅一味”。这在某种意义上,诠释了什么是“殊途同归”。

       茶道之中虽然也融入了一些禅宗理念,但又不等同于禅宗的修行方法。茶道借助于一些茶具操作、亲自饮茶、体会环境等一系列复杂的程序,重新架构与日常生活体验不一样的心路历程。因此,茶道与禅宗的关系是相互借鉴、相互融入的关系。所以,重点在于拓展“心路”,形成一种全新的心境,这才是茶道的核心。

       在古代,茶道是作为避世的辅助手段,让心安定下来。以茶道的心境替代纷扰的杂念,自我营造一方心灵世界。

       但在今世,作为务实的人没有必要去做避世的努力,茶道只是让心灵暂时得到休整,并不是要你永远地处于休整的状态,如同人要通过睡觉来恢复体力是一样的道理。但永远地睡着就等同于死亡了。

       再者,如果对“茶道”的理解局限于“审美”,局限于对于茶及制备手段的重视,这仅仅是茶艺,称不上“茶道”。也就是说,既然称之为“茶道”,那么这个“道”就必定要凌驾于形质之上,是一种超越于形质之美的存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谓也。

       从道、德、仁、义、礼五位一体来看。茶艺仅仅是“茶礼”的层次,远没有到达自我体验和心灵感悟的层级。即便强调“审美”的作用,也只是到了“义”的初级阶段,以“敬”为逻辑主体,即敬天、敬地、敬人。因此远不是“义”的高级阶段。

    “义”的高级阶段是抛弃“自我主导”意识的阶段,以自然法则为最高准则,是对自然法则的遵循和实践。而“德”者,得也。是对于自然法则的感悟和同化,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而“道”就是与存在于天地之间的自然法则融为一体。

      明代朱权在《茶谱》中说,“然天地生物,各遂其性,莫若叶茶。烹而啜之,以遂其自然之性也”。茶道的最高级形态,就是自觉同化于自然法则,一举手一投足无不是自然法则的化身,真正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因此,沉心于“茶道”练习,就等于为自己多提供了一种到达理想心境的可能性,相当于多了一条路径。但也仅此而已,毕竟“茶道”不是生活的全部,更不是生命的全部意义,只是人生的一处心灵驿站。切不可陷入另一种形式的“玩物丧志”而不可自拔,否则就会与茶道所提供的“自由豁达”的心境相违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