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创造了历史,但历史只记住了英雄。一部《史记》就是以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串起了从古传说到西汉的历史。内容的最高境界,是被记住。人物是观点和事件传播最好的载体。
在历史的长河中,因局势的起伏跌宕,存在着多股不同方向的潮流,产生许多弄潮儿,其可能是人民英雄,也可能是历史罪人,全在于这股潮流能否持续地成为主流。影响群体选择的,首先是观念,观念使人们聚集,聚集产生力量。在社会变革、大发展的年代,媒体的作用十分重要,它把英雄放在公众的聚光灯下,使英雄成为顺应量变、引导质变的关键。使他们思想的力量固化成为河床。从而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长河持续前进,在世界史的版图上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中国这十年,是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的十年,是商业英雄辈出的十年,也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开始耀眼的十年。领袖公司的领袖们,逐步意识到他们代表企业、代表行业要与公众沟通的社会责任。而媒体能不能秉承《史记》的价值观,“不虚美,不隐恶”地实录,决定了媒体影响力的强弱。
最近,大家都在探讨有关“中国制造”的问题,“产品召回”事件中的男主角,利达玩具有限公司老板张树鸿、中策橡胶有限公司总经理沈金荣,一个选择了自杀,一个选择了沉默。在为张树鸿惋惜的同时,我们也在反思,主流商业人物是否信任我们的商业媒体?是否理解他们为推动中国商业进步而努力的理想?近阶段许多商业媒体都在给予“中国制造”建设性的意见。有专家认为,品牌的缺失,使“中国制造”总是处在被动挨打的位置。此期《英才》,报道了与沃尔玛抗争的“浪莎”。翁氏三兄弟一齐走到台前,表明他们对企业多年品牌之路的自豪以及对“中国制造”升级的思考。如果,我们的主流商业人物能更多地通过媒体传播声音,建造人物品牌的影响力,那么,遇到危机时,就不会以“放弃”去解决问题了。
前一阵子,王石身陷股票门,网上全是“万科暴涨王石老婆抄底
一面旗帜倒下”的议论。王石迅速在自己的博客中申辩道歉,据新浪调查,七成网友接受其解释。公众和主流商业人物都在成熟,就像河水和河床一样,相互需要,相互适应,又相互改造着。
(英才杂志2007年第10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