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哲人已萎,谁能宗之

(2010-04-02 15:57:01)
标签:

《论语》

哲人

儒家

荀子

文化

分类: 《归零的智慧》节选

我推荐的书有两本,一个是南老师的《论语别裁》,一个就是日本下村湖人写的《论语的故事》。每一个人都要去看,以了解儒家以及中华文化的精神。在人类历史上,古今中外有关阐述《论语》的著作,我认为最值得推荐的就是这两部书。

《论语别裁》使现代人回归到《论语》的精神,而《论语的故事》则是用现代的精神把《论语》通俗化。你把这本《论语的故事》从头翻一遍,儒家的精神是什么就知道了,这里面有爱、有恨、有血、有泪。孔子、儒家的东西从《论语》这本书就可以体会了。你要谈儒家,必须要谈荀子。真正代表孔子的是荀子,不是孟子。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荀子“最为老师”,你真正要谈儒家的传承,那是荀子,甚至有些荀子的学生曾赞叹说,荀子超过孔子。

我在《呼唤企业家心的回归》一书中,已经把荀子的精神写出来了,你们要好好看一下。谈禅文化,我们必须要还原到什么叫儒、什么叫释、什么叫道?我这里边都谈到了,我的书内容太多了,我要把它分散写就好看了,你看我写的多伟大,你看我写荀子其书其人是怎么个写法:

 

公元前479年,早春二月,孔子负手拽杖,逍遥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

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抑?梁木其坏,吾将安杖?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而病也”。遂趋而入。

夫子曰:“赐!尔来何迟也?丘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遂寝疾,七日而殁。(《礼记·檀公上》)

 

哲人其萎矣!在中国文化历史上,无论是人为的或是历史特定的:孔子毕竟拥有过辉煌和非常的名誉,虽然在他生平之世,不那么如意自在,几乎颠沛半生。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是后世今文经学家对他的赞叹;“六经皆史,孔子述而不作”,这是古文经学家对他的评价。

然而三百年后,真能继承和发扬这股万代“光和热”的思想体系的荀子,却没有他先辈的幸运和荣耀。这位在齐襄王时的稷下学宫中最为老师的名世之士,王者之师;他所著的书“陈王道甚易行”,但“却疾世莫能用”;他所说的话“凄怆可痛”;他为人的一生“卒终于闾巷而功业不得见于世。”

他的门下弟子更为其抱不平,甚至赞颂他德高智胜于孔子:“孙卿不及孔子,是不然。”“今之学者,得孙卿之遗言余教,足以为天下法式表仪;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观其善行,孔子弗过,世不详察,云非圣人,奈何!”

西汉之世,虽有刘向、董仲舒等美言推崇,但在后世更悠长的年代中,尤以宋明之世,荀子始终被歧视为异端,摈斥于道统之外。

殆至近代,谭嗣同更倡言:“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虽为直言,稍嫌牢骚过甚,有失史实,且比之秦政,殊失公允。然虽如此,却也道出荀学的重要性及其巨大影响的光芒一面。

 

摘自《归零的智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知非即舍
后一篇:荀子之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