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展读,一回意气风发
(2010-03-22 15:02:50)
标签:
参话头莲池大师原妙禅师高峰语录临济文化 |
分类: 《归零的智慧》节选 |
给大家讲一下参话头的历史。
在禅的历史上,公开提倡参话头的,除了大慧杲以外,还有髙峰原妙禅师。宋元之交,禅宗五门中沩仰、云门、法眼三系已经湮没无闻。入明以后,能维持一定规范的,只有临济和曹洞,而临济宗又胜于曹洞,对后世禅风的维系起了主要作用,其中的关键,就在于髙峰原妙禅师对于宗门实证心法——参话头的提倡和经营。髙峰上承大慧之余绪,下迄明代之禅风,可谓承前启后、中兴禅法的一代大师。至于参究话头,发明心地,而见诸文字者,自大慧杲以下,以高峰语录最为详尽,我引证《高峰语录》来给大家作参考。
《高峰语录》是我八五年在广济寺看到的。当时黄念祖老居士是提倡净土的,他是在民国时代学电机的,老先生那个时候快八十岁了。我回台湾有个因缘,看了老先生的书,我当笑话、当故事跟大家讲,我是最反对痴人说梦话的。
顺便讲一个公案,有一天,沩山禅师午睡醒来了,他的弟子仰山来问候。沩山说:我刚刚做了个梦,你给我圆梦,好不好?仰山马上端杯茶递给老师,说:我给你圆梦。第二个弟子又来了,沩山说:我刚刚做了一个梦,你给我圆。这个弟子端了一盆水,请老和尚洗脸。你看看,虎父没有犬子,什么意思,大家知道吗?你痴人说梦,所以给你喝茶醒一醒,给你洗脸醒一醒。这个老师厉害,学生更厉害,你给我讲梦,我听都不听,这叫禅宗的风范。
我在北京的时候,偶尔有空,就去看看黄老,这样一位通禅宗的人。当时黄老就说,《髙峰语录》应该入藏。他一直推崇《高峰语录》,可见他不是一般人。当时我就把《髙峰语录》拿回去,老古出版社就印出来了。高峰是谁呢?在塔铭中,他的学生说:在禅门里面真能成大事者,千万人中只有一人,那就是高峰。他的学生这么赞叹他,这话是对的。
高峰随机教化而门风险峻,他的教化非常严格。他悟道以后,在高山顶上辟屋小住,叫作“死关”,你没有本事上不来的,上来你不应机就赶走。正处于战乱的时候,他要锻造人才,非要取特别的非常之机才行,尤其是躬行实践。忘生参学而能明彻心地,非具大智大行者不能为之。莲池大师乃有名的一代高僧,他通宗通教,而专以净土开示学人,因此,莲池大师以净土祖师的面目出现。他在本书序中对《高峰语录》殷勤赞叹,推崇备极,我谨录一二段于下。莲池大师自己讲:“始予乍阅内典”,他说我刚接触佛法的时候,“得经论并古今杂著共数帙”,他先看到经论和古今谈佛法的杂著几册,“中有大师语,惊喜信受,”你看他用“惊喜信受”这个词,一看太高兴、太令人吃惊了,好好的拜读。“如暗逢炬”,好象一个瞎子看到了光明,黑暗中看到火炬。“至于今犹然。”到他现在写序文的时候,这一种情景犹历历在目。
“盖自来参究此事,最极精锐,无逾师者”,他认为从古到髙峰那个时候,参究此事——注意!什么叫参究此事?就是参话头的人——最极精锐无逾师者,超不过这个髙峰。“真似纯钢铸就”,就像是锻炼精钢、柔钢、绕指柔钢那样铸造成的。“一回展读,一回激发人意气,俾踊跃淬砺忘倦”,这是我刚引用的,看一回语录过一回瘾。“虽悟处深玄,不敢以凡臆窥测”,莲池大师说:我不敢说悟处有多深,因为我不懂。“而但觉其直截根源,脱落窠臼”,他直接用禅的教育方法,就是那样直截了当的,没有什么婆婆妈妈的,什么之乎者也,不跟你扯皮。
“近有慈明妙喜之风”,慈明是宋朝的禅师,关于慈明禅师的故事,我以后再跟大家讲。
摘自《归零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