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儿子放学后,儿子班上的一个同学迟迟不愿离校,他的妈妈开始大声呵斥,孩子仍是不理不睬,继续玩耍。然后他的妈妈开始采取过激行为,又吵又骂,硬拉着孩子离开了学校。回家后,我与儿子偶尔谈到这个问题,儿子惊人的是非判断让我无语。他说着:他的那个同学好勇敢,居然敢不听妈妈的话。我反问道,这怎么能是勇敢呢?儿子分析道:他的妈妈又吵又骂,他居然可以不理不睬,敢对抗妈妈难道不是勇敢吗?
听了儿子的论断,触动了我心底深处的担忧,儿子轩轩太听话了,是否是我过于强势,过于压制的结果。正好有一天轩爸在评论轩轩时有些担忧地说了一句:儿子什么都好,就是有些太顺从了。轩爸用了一个词顺从,让我心里格蹬了一下。
我仔细反思儿子,儿子性格确实中规中矩,通情达理,什么事只要说一两遍,儿子基本上没有反抗。他最想要的书,想要的玩具我说买,他说:好吧!我说再等等看,以后再买。他会说:好吧!若我说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没必要买。儿子也会说:好吧!
小时候儿子也有过反抗的事,比如哭、不走等过激行为,也许源于我太过于原则,儿子知道在我面前反抗是没有用的。在家里,虽然有轩爸与婆婆,也许源于儿子的教育主要是我在抓,家里也达成共识,尊重我的权威,只要我说的基本上都是正确的。因而儿子也不再寻找其他人的帮助,也不会区别对待,基本上都会顺从大人的意思。
儿子以无比向往的表情发了一句感慨:不听妈妈话的孩子真勇敢!我不得不停下来慢慢地反思,太过于追求完美的我是否过于干涉孩子的人生,过于纠结于孩子的小错误。我应该允许孩子的小错误,允许孩子的反抗,而不是一不如我意就劈头盖脸的急风暴雨地批评。那怕是我反谓的讲道理,所谓的和风细雨的说教其实让孩子反而失去了自我。
失去了自我的孩子,失去了反抗的孩子不是我所期望的样子。也许我自认为的给予孩子的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我并不是真正的放手孩子。表面上我听从孩子的要求停掉了英语兴趣班的学习,让孩子学了他最喜欢的手工班。孩子穿什么、吃什么等由他决定。儿子知道,关键时刻都是妈妈说了算,必须得到妈妈的批准。
放学后儿子可以自由玩耍,我肯定不会向他同学的妈妈那样大吵大骂。但若我真的决定有必要走时,我给出时间限制肯定会走的,基本上没有商量的余地。
太听话的孩子注意力很集中,应试教育的成绩基本上还不错。我们这一代也知道这种乖乖娃并不是社会所需求的,缺乏创新,缺乏自我、缺少反抗的孩子基本上在工作与事业上没有建树。说实话,我并不期望我的孩子成为父母与老师的乖乖娃,我反而希望男孩子就应该制造一点小麻烦,时不时闯点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