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小衔接-良好习惯的养成

(2011-03-18 09:40:18)
标签:

杨柳轩轩

育儿

学前班

良好的习惯

杂谈

分类: 幼小衔接

儿子还有一学期就进入了小学的学习,幼儿园老师想得很周到,新学期的家长会即请了小学的老师来讲了:迈好小学的第一步-我们应该做的思想、学习、生活上的准备。 在家长会上小学老师不断强调的只有一句话:幼小衔接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不是能认识多少字,能做多少之内的加减乘除。

 

    应幼儿园老师要求,我将从几方面分享一些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

 

    习惯1:每天睡觉、起床时间固定,不得有例外。

 

    每天都听到有家长抱怨,早上孩子赖床,喊不起来,晚上孩子又不睡。儿子从上幼儿园以后还从未发生过早上不起床的习惯,每天早上都是时间一到他会自己起床,自己穿衣、整理被子等。原因有三:

 

    1、每天晚上睡觉时间固定,无论是周末、外出聚餐还有旅游。儿子晚上基本没超过10点即上床睡觉。《优秀儿童的时间表》中写道:儿童10岁前不得有例外,只要一晚上有例外,他会期待着下一个例外。例外一天,回到原点需要三天的时间来调整生物钟。

 

    2、每天晚上睡觉前一个小时必有一个大人陪着孩子洗漱、聊天、写字、亲子阅读等。春节期间,那怕麻将正搓得热火朝天,连续剧正是关键时刻,一到晚上8.30,妈妈一定起身陪着儿子聊天、写字、亲子阅读等,从未间断。这样能安抚孩子浮躁的心,给予孩子一颗安宁、平和、幸福的心,让孩子关灯后能很快进入香甜的梦乡,因而儿子每天晚上只要一关灯两分钟之内即能立马睡着。

 

    3、每天早上大人先起床,轻轻唤醒孩子,告诉孩子可再睡5分钟后即起床,让孩子有个缓冲的时间表。时间一到,立马要求孩子起床,不得讨价还价,切忌哆嗦、催促。 

 

    习惯2:周一至周五不看电视,周六周日每次不超过45分钟。让孩子远离电视,控制好看电视的时间家长主要做到两个方面:

 

     1、家长尽量不看电视。我一直记得有个外国人非常纳闷的事情就是中国每个家庭都供着一个神牌,那就是电视。中国一般家庭里电视是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只要人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我们家很少开电视,更不会全家都守在电视前,当有大人看电视时,必有一个大人陪着孩子玩耍、游戏等。

 

    2、给予孩子丰富多采的生活,让孩子不要无聊地老想着电视。让孩子尽情地去户外玩耍、奔跑、跳绳、打羽毛球、骑自行车等。在家里准备各种各样的玩具、尤其是动手的,如贴纸、拼图、组装玩具、各种棋类等,填满孩子的时间,孩子自然没有时间没有兴趣去看电视。这样养成孩子的习惯了,反而觉得看电视很无聊,不会再想着看电视。

 

    习惯3:让孩子养成立刻应答,迅速反应的习惯。

 

    1、给予孩子缓冲空间。孩子正在专注地玩耍时,你立刻让他吃饭、回家那是不现实的。每次叫儿子做什么事时,我都会提醒孩子,再玩一分钟就吃饭,再看两分钟就关电视了,时间一到再次提醒孩子该吃饭,该关电视了。若到时间孩子没反应,不再嗦直接把他带离现场,绝不破坏原则,绝不因人而异。时间久了,孩子自然形成了习惯。

 

    2、切忌嗦,说要求时,说一遍即可,多说孩子则会漠然,甚至麻木。面对孩子家长的核心就是闭嘴与接纳,几个小朋友都在玩滑梯,你不断地要求你的孩子不能玩,把裤子弄脏了。一方面你的孩子肯定会继续玩,一方面你不断地嗦提醒,孩子会烦,家长也会烦。与其这样,还不如根本不加干涉,任由孩子自由玩耍。在家里,家长切忌嗦,无关痛痒的事睁只眼闭只眼就不说,当关系原则时只需说一次并必须让孩子执行。

 

    习惯4:尊重老师,能够听进老师的每一句话。

 

    1、孩子一半的时间在学校渡过,一半的习惯养成是在学校得到训练与加强,因而家长得树立老师的权威。家长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不得评价、比较任何老师的优劣,不得抱怨老师,不流露出对任何老师的不平不满。给予孩子正确积极引导,让孩子自然过渡去适应新的老师。家长要让孩子对老师没有任何负担与偏见,才会从心底去接受老师、信任老师、从而听进老师的每一句话。

 

    2、让孩子听老师的话,家长首先得听老师的话。家长随时做好家园配合,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次作业,这作业并不仅指数学、拼音练习册等,更多的如同缝沙包、做环保体育用具、去安顺廊桥写生等。对于老师提的每一个要求,每一个温馨提示,家长都正面积极地引导与参预中去。这样孩子自然而然才会去重视老师的每一个要求,细心听取老师的每一句话。

 

    孩子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养成的。10岁前是儿童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间,错过这个关键时间点,以后再想纠正很难。当孩子有某不良习惯时,你切忌抱怨与嗦,首先接纳他,然后与他一起努力,一起改正,为他的每一个小的进步给予鼓励。当他已经养成良好习惯时,你只需坚持原则,不再为他设置例外就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