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到影院看电影了,但是昨天却看了一部。这部电影就是《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 。据说《北京遇上西雅图》还拍了“之一”,那么《不二情书》就是“之二”了。看了简介之后才知道,这个“之二”与“之一”的关联度不大。
《不二情书》讲述的是一个以书为证,以信为媒的故事。这本书就是《查令十字街84号》。它讲述的是穷作家海莲,偶然看到一则伦敦旧书店的广告,开始给这个地址写信。这一写,就是二十年。两人虽从未见面,但爱情却渗透出纸笔在他们中产生。海莲下定决心要到伦敦见弗兰克,但捉襟见肘的经济使她难了此愿。后来,她终于实现了诺言,但一切都为时太晚:弗兰克去世后书店也紧接着倒闭,面临着拍卖。
由汤唯主演的女主人公是一位赌场公关。从事这种职业的女子非常容易被有财势的男人所折服,从而心甘情愿地出卖自己的肉体和灵魂。而由吴秀波主演的男主人公则是一位房产经纪人。从事这种职业的人可以说是阅尽世间百态,生活中充满了欺骗和谎言。这种人物背景的设定,已经暗示了故事情节势必要反转他们的人生。
故事发端于《查令十字街84号》,这两位主人公通过笼罩着罗曼蒂克光环的书信往来,使两颗游荡的灵魂彼此逐渐袒露而感化。似曾相识而又苍茫迷离,让人沉浸于如梦似幻的意境中。直到二人终于穿越大半个地球,在书店的一角彼此拥抱。从此以后,他们定然是彼此依靠信任而忠贞不渝,再无算计厌倦而永不背叛。
影片中采取了类似于“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到最终“合二为一”的叙事结构。两条线索在并行发展:一条是两位主人公各自在现实中不断受挫的过程;而另一条却是两人通过书信往来在精神层面逐渐靠近的过程。前者展示的是现实生活的场景,后者展示的是精神层面的境界。
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原先势利,但是有原则,而男主人公则是市侩,但良心未泯。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小小年纪就漂泊在异国他乡,饱受颠沛流离、孤独困顿之苦。因此,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其实就是两个孤独的灵魂互相靠近的过程,在精神层面互相拯救的过程。除此以外,片中还有大量的心灵层面的对话,这种对话,其实就是对于双方心灵层面的一种治愈。这就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逻辑。有人可能会认为,主人公身份低微,因为一本书导致两人通过书信往来后发生的爱情故事似不可能。其实,任何事情皆有可能。艺术之所以是艺术,是因为艺术从来都是高于生活的。
影片中那对华裔老夫妇,他们已经走过了七十年的风风雨雨,虽然他们没有婚书也没有婚礼,但是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才是相濡以沫。爷爷的脾气略显暴躁,但知书达理又温情。奶奶明明是耄耋之年,笑起来却还有少女般的娇羞。他们的感情融化在眉眼之间里,绵长而深切。当爷爷去世后,奶奶将他的骨灰撒入故乡的江河中,又浸透了岁月的沧桑感,让人无比感伤。这也预示了两位主人公的最终结局。
影片的最后,男女主人公在一次次的擦身而过之后,几近绝望之时,终得相见。看到这里,我已经热泪盈眶,不能自己。其实,人类永远相信神秘的力量,相信冥冥之中的天意。这就是“诗和远方”的最好演绎。“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所谓的“苟且”,是现实中的自己。而“诗和远方的田野”,那才是理想的生活。现实总是很无奈,但是对于只有真正经历过苟且的生活,才能体会到诗和远方真正的价值。
让我以影片中的台词做结:“我在迷宫苦寻你踪迹,你在另一个迷宫苦寻我踪迹。会不会有那么一天,当我走出迷宫,你也恰巧走出迷宫。而这两个迷宫的门,正好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