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而不同的投资之道

(2016-05-01 09:56:12)
标签:

杂谈

2016年3月31日

文 / 杨天南

 

       四月,丁香花盛开的季节,终于有机会在日出的清晨,做一件不负春光的事——阅读姚斌先生发来的书稿—— 《在苍茫中传灯》。

姚斌先生是价值投资界响当当的人物,如果你不熟悉这个名字,也不奇怪,因为他广为人知的网名是“一只花蛤”。

数年前他在文中引了我《秋凉中寻桂花香》一文的片段,再后来,我在专栏中提及他的《柚子树下》,恨晚相惜之情由此展开。2015年春天,我们不约而同,各自写下“七年坚守、只待花开”和“八载忍耐、终有回响”两篇文章,辉映成趣,就连美国同行也在电话中感叹:“你们俩的文风真的是很像啊。”

一只花蛤是投资界忠厚勤笃的表率,为探索投资大道,多年来耕读不辍,读书数以千计,七、八年来写了七、八百篇文章,平均下来大约一周两篇。考虑到写作并非其主业,这样的速度,实在令人惊叹。

这次他将精选的百余篇文字集结成书,实在是渴望学习投资的人们的佳音,因为这是一个认真的读书人兼成功的投资者,将其阅读所思与实践所得相结合的精华。我一贯主张“向成功者学习如何成功”,但遇见一个能够且乐于分享的成功者,并非易事。

在这里,人们可以穿越历史,读到精彩非凡的真实故事,而这些故事可能会经常重演,例如克拉默的故事。

克拉默是畅销书《克拉默投资真经》的作者、美国金牌财经节目主持人、对冲基金经理。在20世纪90年代网络股大行其道时,他宣称互联网公司“会一路上涨。”并称:“如果遵照格雷厄姆——哪怕是一星半点——将不会赚到任何钱。”令人叹息的是,如果将10,000美元平均投入克拉默所选择的股票,到2002年底,只能剩下597.44美元,损失高达94%。

    读这本书,另一个显著的感受是,可以省下大量时间,快速汲取业界精华。我的确是爱读书的,但当今时代,相对于与三十年前阅读对象的普通匮乏,现在是信息绝对泛滥,如何进行有质量的筛选成为难题。有了花蛤先生前面带路,从《证券分析》到《光环效应》、从《伯格投资》到《安全边际》,为认真的读者提供了一张投资阅读地图。

    出于“自下而上”的投资策略而引发对企业的探究,使得这本书更是一本值得企业家认真阅读的书。其中《不起眼的产品也能做的极致》中提到将订书机这种普通产品如何不普通化的商业成功。《奎可的商业模式》提到处于医疗服务行业的奎可公司如何进行极具破坏性的创新。《有趣的竞争优势》提到从事瓶装水和鲜花速递的公司,如何名列美国最大的200家非上市公司。

    在“投资人物”的部分,尽是波澜起伏的投资家故事,有建议人们“永远不要停止阅读”的塞斯·卡拉曼,但他同时认为只有“5%”的书有价值;从最富有经济学家到贫病而亡的欧文·费雪,是一个令人叹息的故事;专注内在、屏蔽外界、对客户忠贞不渝的极简主义者沃特·施洛斯;不断寻找低价股的约翰·邓普顿;主张“主街投资”的罗伯特·迈尔斯;九十岁还能工作的、格雷厄姆的继任班主任罗杰·莫雷;无比成功但最终清盘的老虎基金创始人朱利安·罗伯逊。

总之,我阅读时的感觉,就像一个三天没吃饭的人忽然闯入了一个自助餐的盛宴。

    在我翻译的《巴菲特之道》一书中,专门一节提到,即便是身处同时代的伟大投资家,诸如芒格、辛普森、鲁安等,他们的持股并不相同,但这并不阻碍他们的成功。同样,姚斌在书中提到的股票,我几乎从来都没有买过。由是推之,我们的投资可能完全不同。但君子和而不同,却并不妨碍最终殊途同归。

透过股市的迷雾,穿越历史的繁华,阅览不同的起伏,得到各自的感悟。这本书果然不负其名 —— 《在苍茫中传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