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致力于阿胶文化建设的企业家

(2009-10-12 18:26:00)
标签:

东阿阿胶

中医药文化

文化营销

秦玉峰

中国

杂谈

分类: 公司讨论

致力于阿胶文化建设的企业家

   

秦玉峰,1958年1月出生,现任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山东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国家级阿胶炼制技艺唯一传承人。

东阿阿胶厂成立于1952年。在此之前,两千多年来,阿胶一直维持家庭手工作坊式生产,而且它一直秉承着传男不传女的工艺传承模式。随着前任董事长刘维志和前任总经理章安夫妇的进入,东阿阿胶这个与作坊生产相仿的企业迎来第一轮转机,刘维志也因此被称为阿胶厂新时代的创始人。秦玉峰于1 974年进入东阿阿胶厂,从学徒工起步,从此开始了他的阿胶生涯。凭着不怕苦、不怕脏、认真求学的钻劲,秦玉峰很快掌握了阿胶传统生产各个工序的操作,并成为当时技术最棒的老炼胶工的得意徒弟。32年后,到2006年刘维志夫妇退休时,秦玉峰,这个第8代传统阿胶技术传承人,最终成为总经理。

秦玉峰的经历会很容易让人想到一些戏剧人物,比如《大染坊》中的陈寿亭。在刘维志和章安时代,东阿阿胶已拥有行业第一规模和第一品牌的至高声誉,这给继任者似乎带来了难以跨越的难度。2006年4月,秦玉峰上任后推行的一个重大决策,是对公司拳头产品和基础产品阿胶进行了20%以上的提价。这一深度调整为公司十余年之未见,很显然,它不但打破了公司销售格局,而且冲击了行业平衡状态,行业、市场反响巨大。秦玉峰说,判断一个产品价格的高低,应从市场化、价值含量的角度重新审视,东阿阿胶必须实施这一决策。与此同时,秦玉峰提出“十一五”经营指导思想,提出了“十一五”期间“3个翻番”的承诺,即:销售收入翻番、利润翻番、员工收入翻番。“十一五”发展战略就是:聚焦阿胶主业,做大阿胶品类,实施主业导向型的单焦点多品牌的发展战略,打造阿胶高端品牌形象,回归阿胶上品价值、回归主流人群延伸产业链条,通过继承、创新引领阿胶行业发展,推进阿胶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秦玉峰认为,东阿阿胶作为国药瑰宝,文化底蕴之丰厚、应用价值之宽广、资源之稀缺、水质地域之独特,具有独特的历史与自然价值。而维系在产品之上的设备、工艺、管理、质量、营销、研发、服务以及对原料资源的涵养等方面高昂的付出和27亿元的品牌高价值量,也理应反映在价格上。东阿阿胶产品价格多年不变,一直在低价位徘徊,既有悖价值规律,也影响产业发展,把目光放远一些看,同样不利于维系商家、厂家乃至消费者的长期利益。

秦玉峰非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对造访东阿阿胶的客人,不论是政府的官员还是企业的客户,秦玉峰首先向他们介绍的不是企业的市场和经营,而是阿胶文化和中医药文化。而谈到那些与阿胶相关的掌故及古典诗词,他更是如数家珍。在他看来,不管是历史的,还是现代的,唯有文化才能从骨子里深受影响,也只有中医药文化、阿胶文化、企业文化被接收了以后,人们才能接受企业的产品。于是,历史典籍中对阿胶的诸多记载、关于阿胶的丰富传说以及东阿阿胶的创业史,便成了东阿阿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秦玉峰开展文化营销的重要武器。秦玉峰进行阿胶文化甚至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一些企业功利色彩十分浓厚的营销手段相比,他的文化营销正如他的管理一样,讲究润物细无声,但却能让受众潜移默化成为企业产品的现实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正如他自己所言:“很多人原来不知道阿胶原来是这样一个好东西,可以治这么多病,这么好,他们还没有服用呢!这样就起到了宣传的效果。那些受到宣传的人,不但自己愿意服用阿胶,也愿意推荐给自己的家人、朋友。”这实际上更接近于科普教育。最近几年,公司投放电视的广告已经大大减少了,重点是围绕文化营销做文章。尽管科普教育是非常艰难的一项工作,见效也非常慢,但秦玉峰认为值得。因为它是普及中医药知识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事关中医药的振兴。

为了大力推动中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价值回归,秦玉峰数年来深入研究与阿胶相关的领域涵盖史学、哲学、水文学、中医药文化、养生文化、滋补文化、美容文化、膏方文化、煲汤文化、甚至古典文学。终于制定了一整套全面的中药文化推广工程。他组织专门班底,用两年多的时间搜集、挖掘、整理出阿胶用方3200多个。这些方子集民族智慧之大成,诠释中医治未病,冬病夏治、外病内治等系统的中医哲理。随后,在秦玉峰主持下,古代阿胶生产线开工,中国阿胶博物馆得到完善,作为社会公益工程,博物馆成为中国中医药史的重要里程碑。与此同时,秦玉峰建立药店直销模式,以专家义诊和消费者俱乐部等多种推广形式深化消费者对阿胶产品的认识,并把仅有的在大城市设立的十几个阿胶专营店改成了东阿阿胶养生馆,吸引消费者现场体验养生,汲取保健知识及文化。

为了让阿胶传统制作技艺永远活下去,秦玉峰此前共接收了3个徒弟,这3个徒弟是从公司大量阿胶生产人员中精心挑选。秦玉峰表示,阿胶古方生产线建成之后,这些徒弟在跟班学习前提下,争取用8、9年的时间精通阿胶古方生产全过程的百余道工序,并掌握制胶技术、中药炮炙加工等2到3门专业理论。

作为中断上百余年的阿胶极品,九朝贡胶终于在去年投放生产,九朝贡胶是选择阴盛阳始的农历冬至子时汲取至阴东阿地下水,选取黑健乌头驴杀驴取皮,冬至15天内用桑木柴或碳火直火熬制9天9夜,方成东阿极品进贡阿胶。今年6月,国务院将“东阿阿胶制作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秦玉峰志在继续深化东阿阿胶“补血圣药”“滋补上品”品牌地位,直到恢复久远的贡品级中药的阿胶历史地位。
    如今,秦玉峰领导下的东阿阿胶股是全国最大的阿胶生产企业,阿胶年产量、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75%和95%以上,掌握全国90%的驴皮资源,对单一产品的垄断地位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实属罕见。仅“东阿阿胶”的品牌价值就超过30亿元,连续7次入围“中国最具发展力的上市公司50强”的优秀上市公司。

根据五年再造一个东阿阿胶的目标,东阿阿胶原计划在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利润额4.9亿元。“按现在的情况看,我们的目标已经提前实现。东阿阿胶的长期目标是打造中国第一滋补品牌,通过实施文化营销策略及阿胶阿胶价值回归工程,使阿胶及系列产品回归滋补上品价值,回归主流人群,最终实现价值创造。”秦玉峰认为,新目标的出炉可以指明企业的发展方向。“东阿阿胶有一个战略目标,就是实现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在产业链上游,我们要实施以肉谋皮策略,驴皮原料开发与控制并举,掌控供应链上游驴皮资源,确保公司持续发展;中游整合资源,放大优势,营销研发双轮驱动,努力扩大市场份额,做大做强阿胶主业;下游则聚焦分销、终端,强化纯销网络及城市终端、专柜、专层、店中店、形象店及专营店建设。”在秦玉峰眼里,公司只有抓好上中下游,企业才能实现较长时期的持续发展。对于东阿阿胶今后的发展,秦玉峰认为,随着中国的发展和中国文化的传播,中药的发展正在启动和提速,中医药必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东阿阿胶已经构筑了新的发展蓝图,那就是在三五年内再造一个东阿阿胶,打造中国第一滋补品牌。”秦玉峰以此明志。

美国《财富》杂志指出,“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没有卓越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哲学信仰,再高明的管理战略也无法成功”。因此现代企业竞争实质上是企业文化的较量和竞争,企业素质靠文化来提升、企业形象靠文化来塑造、企业竞争力靠文化来推进,培育和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这正是企业治理的重要任务,而秦玉峰在这一方面就做得很不错。

                                                                     

附  东阿阿胶2004年以来营业收入及净利润

          2009中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营业收入   9.1      16.8    13.8    10.6    9.3    8.8

净利润     1.18      2.87    2.05    1.53   1.09    1.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