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财经保障性住房房价首付中国杂谈 |
开征特别房产消费税很有必要
未来对炒作房价行为的遏制应会升级,重庆市拟对达到普通住宅均价三倍的豪宅征“特别房产消费税”,方向很对,是一个非常有益的政策尝试。但投机的被动降温究竟能使得房价下降多少,颇难预计,只知道土地紧张和土地财政问题会制约房价的过度下降。
笔者以为,只要未来能真正做到“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中国其实并不需要推倒重来的“二次房改”。未来低收入阶层可享受政府的保障房,有能力的富人尽可购买单价上十万元的豪宅,这本身也是在对社会作贡献。政府以后者的财税收入补贴穷人,那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中国房价高企的根源在于土地的有限性、土地超级垄断以及土地出让的“招拍挂”,此为共识,然亦属积重难返。尤其在后危机时代的不稳定期,现行体制无法承受“伤筋动骨”式的整改,即便未来改革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难度极大!
笔者以为,现实的政策选择应是在遏制投机的基础上,不断加大中低价保障住房供应,同时持续提升国内劳动者收入水平,以谋求平稳过渡为目标,自然消化国内房地产泡沫,最终实现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软着陆。
现实的情况也正是朝着这个方向迈进。
2009年底五部委将土地出让金首付比例提高至50%;今年1月10日的“国十一条”内容直指高房价,实行地方首长问责制,“招拍挂”也正在探索“土地出让综合评标方法”。目前首次购房者的按揭贷款利率优惠减少;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到40%,利率优惠取消;三套房首付比例提高到60%,银行可自行调高利率。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等保障性住房都在加大投入,今年中央投资安排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632亿元。
我国房地产业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产业利益链,加之城市化进程还在加速、人多地少的固有矛盾仍将延续,决定了中国房地产市场还有可持续的发展空间。笔者认为,短期看由于货币政策可能出现反向变动,加之政府打压房地产投机行为,上涨过快的房价可能会在未来两年出现一定幅度的回归。不过一旦未来“政策退出”之事尘埃落定,在两三年后的低谷时期,中国房地产市场应该还会伴随城市化进程而东山再起。假如届时保障性住房制度得以成功推广,会对房地产价格起到更为明显的制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