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2017-02-13 15:15:19)
标签: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武亦殊陈更董卿 |
分类: 我的电视剧和节目 |
认识中国诗词大会很偶然。年后上班,没什么事,在百度上看新闻,一条新闻跳了出来,“16岁才女满足了大家对于古代才女的印象”,出于好奇,打开看了一下,由此,去看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说实话,一直到第二季结束,我也只看了两场。一场是武亦殊获得擂主,另一场就是决赛。就是这两场,给我带来很大的震撼。不论是主持人董卿的话语,百人团的回答,选手的表现,老师的点评等等,让我有种想回到高中时代,重读那些经典文学、小说、诗词的年代。自己一直在说,高中是学习环境最苦、压力最大的三年,同时也是收获最大、记忆量最多的三年。那么多优秀的诗词都可以随口背出,那么深奥的文言文都可以通读流畅,还是明清小说、国外经典名著等等,都有所翻阅。当然只是相对而言,毕竟是学习为重。《中国诗词大会》上,主持人董卿,很多诗词都可以顺口而出,诗词功底可见一斑。采访百人团答题比较快的人,我记不清名字了,只记得他说,他只有几岁的儿子都跟在他后面一起读,言传身教的重要性。而令我特别深刻的是飞花令环节,每一个人的表现都让人佩服。穿着古代的服饰,绑着麻花辫,诗词信手拈来,想来这就是古代才女的姿态!大家全部都是发自肺腑的喜爱着诗词,愿意花时间去读,花时间去记,花时间去了解诗词背后的背景和故事,只有从内心真正爱上诗词,才能如此自如自由的表现出来。
事后,特意去百度了一下与武亦殊对战的陈更,真是佩服。北大的女博士,从事机器人方面研究,理工女,同时又熟知各类诗词,是一名才女。一袭民国年间的学生装,麻花辫,败于武亦殊后又能大气的说一句“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宣”,佩服,佩服!当然,最终摘得《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的武亦殊,年仅16岁 ,仅凭着一颗喜爱诗词的心,将各路大神斩于马下,真是英雄出少年!
家中读小学三年级的大侄子凯文,学校已经要求背诵诗句。我曾问过,是否了解其含义,答曰,否,老师只要求背下来即可。姐姐在教小学,我也曾通过她了解到,她们学校自前年也非常重视国学,从校长开始亲自示范,读诗摇头晃脑,颇有古代父子的风范。耳边也不时听到有家长送孩子去学书法、学国学的事情,问及原因,很多都是希望孩子可以“腹有诗书气自华”,从古代诗词中陶冶情操,感受文化,不求其大富大贵,只求其做一个有品位、有内涵的人。
很幸运,我遇到了《中国诗词大会》,看到了那么多优秀的诗词达人,让我那颗沉静的心再次火热的跳动起来。我不会说,我会去背多少诗词,但是我想我会去关注它们,从内心去记忆它们,不在数量,不在名目,只在喜爱。